[实用新型]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6914.9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蓝文基;郭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32 | 分类号: | F21V21/32;F21S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挠式 led 照明 结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可挠式LED照明结构,尤指一种以可绕性体作为灯具与发光元件之连结件,进而令使用者自行或通过重力调整光源照射角度及范围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
背景技术
按,随着科技的日益创新演化,致使传统型灯泡已快速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一般人所知的发光二极体(LED),由于LED体积小、所需电能小、发光率高、使用时间长、无汞污染性等优点,使得目前许多灯光产品皆以LED作为优先考量。而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不同形状的照明装置,其中的球泡灯分为钨丝灯泡及LED等两种,本案特别针对由LED所组成的球泡灯来进行比较。
如图1所示,系为公知以LED为光源之球泡灯,该球泡灯系包含:一灯罩10、一灯座11、一电路板12及多个LED灯泡13,该灯座11具有一第一本体111及一散热部112及一导电部113。
该散热部112设于该第一本体111之外侧,该导电部113设于前述第一本体111之一端;所述导电部113系连接前述散热部112,该电路板12系矗立插设于该第一本体111相反该导电部113之另一端上,且该电路板12之一侧设有所述LED灯泡13。
由于LED灯泡13的光线特性具有方向性,其发光方向呈半球状,且LED灯泡13的照射角度约为20度,所以LED灯泡13直射的正向光最强,但侧向光较微弱,再加上目前已知的球泡灯之电路板12是直接固定矗立于前述第一本体111上,故LED灯泡13之光源照射无法任意变动,仅能为恒定方向,无法应因实际需求而做光源的调整,造成使用上无法达到最佳通用性。
以上所述,公知具有下列之缺点:
1.光源照射方向无法任意变动;
2.无法达到通用性;
3.产生使用上之不便及困扰。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可由使用者自行或通过重力调整光源照射角度及范围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之可挠式LED照明结构,系包括:一散热元件、至少一可挠性体、一基座及一LED模组,所述散热元件具有一第一本体及一散热部及一导电部,该导电部设于该第一本体之一端;该基座具有一导热部及一导热面及一连接面,该基座系接设于该第一本体上;该可挠性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延伸部及由该延伸部之一端向相反该固定部之方向延伸一组接部,该固定部与前述连接面接合;该LED模组设于前述组接部,该LED模组具有一电路基板及至少一LED灯泡,所述LED灯泡系固设于该电路基板一侧。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挠式LED照明结构,包括:
一散热元件,具有一第一本体及一散热部及一导电部,该导电部设于该第一本体的一端;
一基座,具有一导热部及一导热面及一连接面,该基座接设于该第一本体上;
至少一可挠性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延伸部及由该延伸部的一端向相反该固定部的方向延伸一组接部,该固定部与前述连接面接合;及
一LED模组,设于前述组接部,该LED模组具有一电路基板及至少一LED灯泡,所述LED灯泡固设于该电路基板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组接部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所述的第一、二、三、四侧相互连接并共同定义为一容置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散热部设有多个螺纹,其环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导热面设于该基座的一侧且连接该第一本体,该连接面设于该导热面的相对另一侧且与该固定部对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LED模组容设于该容置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容置空间的形状为矩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容置空间的形状为圆形及其他几何形状其中任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还具有一灯罩与该散热元件对接,该灯罩罩设该可挠性体及该基座及该LED模组。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挠式LED照明结构,所述可挠性体为橡胶材质及塑料材质及金属材质其中任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6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