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7104.5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银河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滤清器是摩托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必要配件,其作用是对空气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发动机内,现有的空气滤清器进气口过小,进气阻力较大,影响空气滤清器的进气量,无法有效的满足摩托车发动机或汽车发动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宽口设计,进气阻力更小,进气效果更理想。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过滤海绵,在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壳体呈扁平状,进气口设于壳体的扁平侧面上,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过滤通道,过滤海绵位于过滤通道内。
在所述出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过滤通道相通。
所述过滤海绵设于所述进气口一侧。
所述过滤海绵包括粗海绵及细海绵,粗海绵设于细海绵的外侧。
在所述出气口处设有细网支架及粗网支架,细网支架设于粗网支架的内侧,所述粗海绵、细海绵叠置于内支架与外支架之间。
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辅助气口,该空气滤清器还包括有油水收集器,该油水收集器包括有混合气进口、回收气出口及油水出口,回收气出口通过辅助气口与过滤通道相通。
在壳体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过滤通道分隔为第一腔及第二腔,回收气出口依次通过辅助气口、第一腔、第二腔与出气口相通。
所述第一腔位于第二腔的下方。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所述壳体呈扁平状,进气口设于壳体的扁平侧面上,进气口的面积远远超出传统的结构,在使用时,从扁平状的壳体的扁平侧面进风,进气阻力小,进气效果更理想;
2、过滤海绵包括粗海绵及细海绵,空气进入空气滤清器后,先由粗海绵对空气进行粗滤,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及大颗粒杂质,再由细海绵进行精过滤,过滤后的空气杂质更少,空气质量更好;
3、在工作过程中,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口进入空气滤清器内进行过滤,与此同时,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可以通过混合气进口进入油水收集器,收集后的油或水通过油水出口排出,可以对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进行回收利用,也避免曲轴箱内排出的油气混合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4、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进入空气滤清器后,先进入第一腔,再绕开隔板进入第二腔,由下至上流至出气口,降低空气在空气滤清器内部流动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气滤清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油水收集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过滤海绵,5、粗海绵,6、细海绵,7、细网支架,8、粗网支架,9、出气管,10、油水收集器,11、混合气进口,12、回收气出口,13、油水出口,14、隔板,15、第一腔,16、第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过滤海绵4,在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2及出气口3,所述壳体1呈扁平状,进气口2设于壳体1的扁平侧面上,进气口2与出气口3之间形成过滤通道,过滤海绵4位于过滤通道内。
其中,在出气口3上连接有出气管9,出气管9与过滤通道相通,过滤海绵4设于进气口2一侧;所述过滤海绵4包括粗海绵5及细海绵6,粗海绵5设于细海绵6的外侧,在出气口3处设有细网支架7及粗网支架8,细网支架7设于粗网支架8的内侧,粗海绵5、细海绵6叠置于内支架与外支架之间。
在壳体1上还设有辅助气口,该空气滤清器还包括有油水收集器10,该油水收集器10包括有混合气进口11、回收气出口12及油水出口13,回收气出口12通过辅助气口与过滤通道相通。在壳体1内设有隔板14,该隔板14将过滤通道分隔为第一腔15及第二腔16,回收气出口12依次通过辅助气口、第一腔15、第二腔16与出气口3相通,第一腔15位于第二腔16的下方。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壳体1呈扁平状,进气口2设于壳体1的扁平侧面上,进气口2的面积远远超出传统的结构,在使用时,从扁平状的壳体1的扁平侧面进风,进气阻力小,进气效果更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银河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银河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7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耐用隔膜泵
- 下一篇:一种采用螺旋分离调压的天然气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