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雾化喷嘴及具有燃油雾化喷嘴的燃气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7139.9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袁靖;白创军;李朝坤;王红莲;梁战辉;章瑾锋;曾维;易翔;赵林;薛二鹏;姜玫竹;李斐;赵鼎义;李水姣;黄谭喜;王丹;程辉;陈青;夏登勇;夏光耀;谢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38 | 分类号: | F23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雾化 喷嘴 具有 燃气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的燃油雾化喷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燃油雾化喷嘴的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燃油喷嘴是燃气涡轮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喷嘴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燃烧室的性能以及寿命,燃油喷嘴的雾化性能、燃油分布均匀度等是影响燃烧室出口温度的重要因素。目前,燃气轮机的燃油喷嘴多采用离心式喷嘴,燃油在燃烧室内形成一定的雾化锥角,使之更好的参与燃烧。但是现有的离心式喷嘴仅采用一条进油管道,在气温较低时,燃油的雾化效果不好,从而燃油燃烧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燃油雾化效果不好导致的燃烧不充分。因此,容易在喷嘴处积炭结焦、堵塞油路,这样使用一段时间后,燃油喷嘴的雾化效果和燃油分布均匀度会更差,大大降低燃油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雾化喷嘴,以解决现有喷嘴雾化效果不好、燃油分布不均匀、容易结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燃油喷口,喷嘴本体设置有燃油进油管道,燃油喷口与燃油进油管道相连通;喷嘴本体还设置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与燃油喷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流器,旋流器收容于燃油喷口内,旋流器设有燃油进油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油滤和气滤,油滤收容于气滤内;油滤的两端分别与燃油进油管道和旋流器相连通;气滤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道和燃油喷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述燃油喷口包括喷口外环和喷口内环,喷口外环与喷口内环之间为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气滤相贯通。
进一步地,喷口内环设有截面呈锥形的出油口;喷口外环设有与出油口相互贯通的出口。
进一步地,旋流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旋流凹槽;燃油进油孔设置于第一端;旋流器的第二端开设有倾斜的出油槽;燃油进油孔和出油槽均与旋流凹槽相贯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油滤的弹簧支架和弹簧;弹簧支架包括杆部和设置于杆部的抵挡台,抵挡台上开设有导油槽;弹簧套设于杆部的一端,且弹簧的相对端分别抵接油滤和抵挡台;导油槽将凹槽和燃油进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油滤背向进油孔的一端轴向设有安装孔;杆部连同套设其上的弹簧一起收容于安装孔内,且抵挡台的周缘顶抵气滤的内壁;杆部的另一端抵接旋流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喷嘴外罩;喷嘴本体设有一连通燃油进油管道和空气进气管道的安装凹孔;气滤安装于安装凹孔;喷嘴外罩与燃油喷口及喷嘴本体相连接,并盖合于安装凹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具有燃油雾化喷嘴,该燃油雾化喷嘴为上述的燃油雾化喷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喷嘴设置了空气引入管道,即在喷嘴中引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经螺纹气滤后在喷嘴喷口处与燃油汇合,使得燃油的雾化效果更好、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提高燃气轮机的起动性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雾化喷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雾化喷嘴的局部剖切结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雾化喷嘴的燃油喷口和旋流器的剖切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一种燃油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气滤21、油滤31、弹簧支架4、弹簧5、旋流器6、燃油喷口7和喷嘴外罩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7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法富氧助燃、加剂催化节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热电厂软化水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