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用的热交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7489.5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华;张春明;时明华;周浩平;罗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28 | 分类号: | F28F1/28;F28F1/4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6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器用 热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用的热交换管,用以强化热交换管外表面的沸腾换热,特别适用于在其管子外表面使它所浸放其中的液体沸腾汽化,或使流过管子外表面的液体蒸发。
背景技术
在制冷、空调、过程工程、石油化工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等许多领域,均要涉及到液体在管束外表面的沸腾与蒸发。尤其是制冷和空调系统中所用的蒸发器,其制冷剂在管外沸腾时的沸腾换热热阻与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热阻相当甚至大于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热阻,因此,强化管外沸腾换热对于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性能可以起到显著效果。
关于核态沸腾机理的研究表明,液体的沸腾需要有汽化核心的存在。在给定加热表面的过热度的条件下,只有当汽化核心的半径大于气泡生长所需要的最小半径时,气泡才能长大,核态沸腾才能进行。而加热表面上的凹槽和裂缝所形成的空穴最可能成为汽化核心。在沸腾过程中,当气泡长大脱离空穴之后,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具有活性的空穴会截留部分蒸汽,成为新的汽化核心,长出新的气泡,使得沸腾过程不断持续。如果空穴较浅或较大,当气泡脱离空穴后,空穴完全被液体占据,这时的空穴便失去了活性,不再有气泡生成,这时,沸腾换热就会减弱。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强化沸腾传热表面的许多开发工作都是围绕着在加热表面形成多孔结构展开的,而且在众多的文献中可以见诸,例如中国专利ZL95246323.7(授权公告号CN2257376Y)和中国专利ZL03207498.0(授权公告号CN2662187Y)公开的蒸发器用热交换管,其外表面为顶部压成T形的螺旋翅片,以构成沟槽结构;中国专利ZL95118177.7(授权公告号CN1090750C)和中国专利ZL02263461.4(授权公告号CN2557913Y)公开的热交换管,其外表面设有具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着斜齿的螺旋翅片,通过对螺旋翅片施压使螺旋翅片齿顶向两侧延展而构成空穴结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366170A(申请号02101870.7)公开的热交换管,其外表面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形成翅片,在翅片之间的初级沟槽的槽底形成次级沟槽;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0517A(申请号94116309.1)公开的热交换管,其外表面的翅片被压向一边倾倒,通过在翅片肩部再压凹槽而构成空穴结构;中国专利ZL02264793.7(授权公告号CN2572324Y)公开的蒸发器用热交换管,其外表面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形成具有锯齿结构的螺旋翅片,并在锯齿顶部压出斜槽,借以构成空穴结构;中国专利ZL200510041468.6(授权公告号CN100365369C)公开的热交换管,其外表面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形成翅片和横刺,形成复式空穴结构。
上述文献对热交换管的外壁表面即习惯所称的外翅片的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开口略小的沟槽结构或空穴结构,以构造出形成汽化核心的场所,从而达到强化沸腾换热的效果。
然而,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已公开的文献中表现于蒸发器热交换管管外的外翅片的结构均无法保证空穴结构在较大的热流密度变化范围内都有能力截留残余蒸汽,保持空穴的活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增加具有活性的空穴的数量而藉以改善沸腾传热性能又有利于减轻重量并且对管体的强度不构成影响的蒸发器用的热交换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蒸发器用的热交换管,包括管体和在管体外壁面上形成的外翅片,在所述外翅片的根部的至少一侧间隔构成有用于截留残余蒸汽的并且为小尺度空穴结构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间隔构成于所述外翅片的根部的至少一侧的小尺度空穴结构的凹槽中,相邻凹槽的宽度和/或深度是不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翅片的外翅片机部向两侧延展或偏移而构成为横截面形状呈T形的T形翅台,相邻外翅片上的外翅片顶部的T形翅台的翅台边缘部分重合,藉由所述相邻外翅片的外翅片顶部的T形翅台的翅台边缘的部分重合而形成内部含有所述小尺度空穴结构的凹槽的大尺度空穴结构的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7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