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定力矩抽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8082.4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占生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力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采油作业的智能定力矩抽油装置,适用于抽油杆最大与最小载荷相差不超过50000N的油井采油作业,尤其是适用于低渗、超低渗油田的间歇采油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采油作业采用的是游梁式抽油机,该种抽油机体型较大,而且能源消耗较大。例如10型游梁式型抽油机,所用电机为15KW,一年耗电:15×24×335=120600度(维修、故障天数30天计),按每度1元的电价计算,一台10型游梁式型抽油机一年用电量需要支付12.06万元人民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低渗、超低渗油田间歇采油作业的可节省更多电能的智能定力矩抽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智能定力矩抽油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牵引轮、抽油杆、电机、控制器、小链条轮及平衡块,在主机架上通过连接轴前后连接有大链条轮和牵引轮,牵引轮左边通过载荷牵引绳一端挂抽油杆,载荷牵引绳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轮右端的载荷牵引绳挂绳器上,抽油杆连接采油树,牵引轮右边通过平衡块牵引绳一端挂平衡块配重,平衡块牵引绳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轮左端的平衡块牵引绳挂绳器上,在副机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轴连接小链条轮,小链条轮位于大链条轮重直线下端,小链条轮与大链条轮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的牵引绳通过悬绳器与抽油杆连接固定。
所述的在平衡块上下位置有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
所述的上限位器有第一上限位器和第二上限位器两组,下限位器有第一下限位器和第二下限位器。
所述的抽油杆2的重量是100KN。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利用杠杆原理,采用圆(牵引轮)作为杠杆,一端悬挂载荷(抽油杆),一端悬挂平衡块。无论杠杆旋转角度如何,抽油杆和平衡块的牵引绳始终在圆的切线上,即两边的力臂为定值(两个力臂均为圆的半径),如果平衡块重量不变,则平衡端的力矩恒定。10型智能定力矩抽油装置,所用电机为5.5KW,一年耗电:5.5×24×335=44220度(维修、故障天数30天计),比10型游梁式抽油机每年节约76380度电,按每度1元的电价计算,一年共节约7.64万元人民币。智能定力矩抽油装置比游梁式型抽油机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低渗、超低渗油田间歇采油作业,利用其冲次可以任意调整,可以节省更多电能,而且抽油机功率越大节能效果也越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油树;2、抽油杆;3、悬绳器;4、载荷牵引绳;5、平衡块牵引绳挂绳器;6、牵引轮;7、大链条轮;8、主机架;9、载荷牵引绳挂绳器;10、平衡块牵引绳;11、小链条轮;12、平衡块;13、副机架;1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主机架8上通过连接轴前后连接有大链条轮7和牵引轮6,牵引轮6左边通过载荷牵引绳4一端挂100KN的抽油杆2,载荷牵引绳4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轮6右端的载荷牵引绳挂绳器9上,抽油杆2连接采油树1,牵引绳4通过悬绳器3与抽油杆2连接固定。牵引轮6右边通过平衡块牵引绳10一端挂75KN平衡块12配重,平衡块牵引绳10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轮6左端的平衡块牵引绳挂绳器5上。在副机架13上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的电机轴轴连接小链条轮11,小链条轮11位于大链条轮7重直线下端,小链条轮11与大链条轮7通过链条连接,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4工作,电机轴带动小链条轮11转动,由小链条轮11通过链条带动牵引轮6,牵引轮6带动抽油杆2和平衡块12上下往复移动,完成抽油机上下循环往复运动。
为了节省电能,在平衡块12上下位置有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平衡块12到达上限位器后,由上限位器给控制器上限位信号,平衡块12到达下限位器后,由下限位器给控制器下限位信号。依次控制器完成电机正反转。上限位器按间隔布置第一上限位器和第二上限位器两组,下限位器按间隔布置第一下限位器和第二下限位器,使系统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占生,未经李占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