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车体点焊用电极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8345.1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佳;袁峰;汪之平;朱志民;徐德衍;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11/36;B23K11/1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车体 点焊 用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焊工装,尤其是一种不锈钢车体点焊用电极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锈钢车体结构设计中,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与碳钢车体一样的梁骨架加薄板的结构形式,即板梁组合的筒形整体承载结构。但不能简单的按传统钢结构通过减小材料厚度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而是需要对传统零件断面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很多零件断面形状末端都会增加折边,增强零件的刚度,从而减小因材料板厚变薄而导致车体总刚度的丢失,达到车体钢结构重量减轻但刚度不减弱的效果。
不锈钢车体结构的焊接不宜采用电弧焊,其焊接变形大,不易控制,而主要采用电阻焊,结构设计及焊点位置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设计满足常规点焊要求的结构。但在现实的设计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结构都能即满足零部件刚度的需要,又能满足常规点焊(仅需要圆柱形的上、下电极杆就能完成点焊的方式)的结构需要。往往会出现个别零件结构在点焊时,会与常规圆柱形电极杆发生干涉,导致该位置无法用常规电极杆进行点焊。此时需要对电极杆进行改造。改造的方案有很多,常规技术方案(螺纹对中)虽能解决点焊干涉的问题,但存在异型电极杆安装对中困难、并且需要两套异型电极杆来解决对称工件的点焊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锈钢车体点焊用电极杆装置,它能够避免电极杆在点焊时与工件发生干涉的情况,并且能够克服异型电极杆安装对中困难,对称工件点焊时操作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车体点焊用电极杆装置,包括上电极杆和下电极杆,所述下电极杆包括下电极头、下电极体和万向基座,下电极体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点焊区域的折弯结构,万向基座的上部与下电极体的下部相互插接,下电极体的上部与下电极头的下部相互插接。
其中,所述上电极杆设有导流孔;下电极头、下电极体和万向基座设有相互连通的导流腔。
其中,所述万向基座的上部设有锥形槽,下电极体的下部设有与锥形槽相适配的锥形凸台;所述的万向基座与下电极体之间通过锥形槽、锥形凸台相互插接。
其中,所述下电极体的上部设有锥形槽,下电极头的下部设有与锥形槽相适配的锥形凸台;下电极体与下电极头之间通过锥形槽、锥形凸台相互插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电极杆上设置点焊避让区域,能够避免电极杆在点焊时与工件发生干涉的情况;下电极体通过插接方式与万向基座连接,很好的解决了常规技术方案中异型电极杆安装对中困难的难题;另外,只需要一套电极杆装置就能解决对称工件的点焊问题,且电极杆安装速度大大加快,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增加了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与焊钳安装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点焊对称工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常规电极装置包括上电极杆和下电极杆,上电极杆和下电极杆均为圆柱形结构,在对零件进行点焊操作时,由于零件边缘处带有折边,此时,下电极杆会与该处折边发生干涉,导致该位置无法用常规电极杆进行点焊。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车体点焊用电极杆装置包括上电极杆和下电极杆。
上电极杆包括上电极体1和上电极帽2,上电极体1的上部与上焊钳座通过螺纹连接,上电极体1的下部设有锥形凸台,上电极帽2的上部设有与锥形凸台相适配的锥形槽,上电极体1和上电极帽2通过锥形槽、锥形凸台相互插接在一起。
下电极杆包括下电极头3、下电极体4和万向基座5,万向基座5的下部与下焊钳座通过螺纹连接,万向基座5的上部设有锥形槽;下电极体4的下部设有与万向基座5的锥形槽相适配的锥形凸台,所述的万向基座5与下电极体4之间通过锥形槽、锥形凸台相互插接。
下电极体4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点焊区域的折弯结构。下电极体4的上部设有锥形槽,下电极头3的下部设有与下电极体4的锥形槽相适配的锥形凸台;下电极体4与下电极头3之间通过锥形槽、锥形凸台相互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功能型杉树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锻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