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制动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8393.0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敖平;薛海峰;李春广;徐德衍;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管路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地铁车辆单车制动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气密性是地铁车辆生产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点,检测时需给制动系统内充入1.0Mpa的干净空气进行保压,在工厂气路中的压力,通常低于1.0MPa,无法达到要求,为了满足试验要求,以往检测车辆气密性时均需使用空气压缩机,还需配合专用检测工装,空气压缩机属于电气设备,成本高、耗能高,也不环保,而且维护保养不易,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地铁车辆制动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改善气密性检测的局限性,简化检测难度,增强检测安全性。
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制动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空气处理管路,所述空气处理管路的进气端连通工厂动力风接口,空气处理管路的出气端通过第一截断阀连通检测管路的进气端,所述通检测管路的出气端连通车辆制动管路,所述第一截断阀和检测管路的进气端均通过排气管路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处理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截断阀、空气净化器、增压阀和风缸;所述增压阀上设有消音器;风缸下部设有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处理管路设置在移动小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处理管路和工厂动力风接口之间设置第一快速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管路上依次设置第三截断阀和压力表;所述检测管路和车辆制动管路之间设置第二快速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第四截断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节能环保,能同时检测多路制动管路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为车辆制动管路提供检测所需气体的空气处理管路1,所述空气处理管路1设置在移动小车,这样可以便于对检测装置进行移动,空气处理管路1的进气端通过第一快速接头9连通工厂动力风接口,空气处理管路1的出气端通过第一截断阀2连通检测管路3的进气端。本实施例所示的检测管路3包括三条支路,每条支路出气端均通过第二快速接头12连通一条车辆制动管路,所述第一截断阀2和检测管路3各条支路的进气端均通过排气管路4与外界连通。根据实际需要,检测管路3的支路可以设置多条。
在空气处理管路1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二截断阀5、空气净化器6、增压阀7和风缸8;考虑到增压阀7工作时噪音较大,在其上设有消音器14;在风缸8下部设有排水阀15,用来排出风缸8内部的积水。
在检测管路3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三截断阀10和压力表11。
在排气管路4上设置第四截断阀13。
装置工作时,工厂动力风接口输出初始压力的空气进入空气净化器6,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增压阀7,增压阀将该空气增压2~4倍后输送给风缸8储存,这样在就空气处理管路1的输出端持续地产生了一个满足地铁车辆气密性试验所需的压力空气。压力空气通过第一截断阀2分别输送给检测管路3的各条支路,经各条支路输入检测车辆的制动管路,通过支路上的压力表11来观察测试车辆制动管路的空气压力,当检测车辆制动管路内空气压力达到要求值后,关闭该测试支路的第三截断阀10,这样就可以通过压力表11示数变化来检测车辆制动管路的气密性。检测结束后,关闭第一截断阀2,打开检测管路3各条支路上的第三截断阀10和排气支路4上的第四截断阀13,就可以排掉检测车辆内的压力空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用车轮毂台架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 下一篇:蒸发冷却器烟气入口压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