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车辆用耐高温防震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8951.3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振中;简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七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车辆 耐高温 防震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用耐高温防震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压系统中,使用的普通电磁阀在工作环境良好的场所能够满足要求,对于开山矿车、挖掘机、拖拉机等工程车辆在自身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场所,现有普通电磁阀难以对抗其高温度、高震动及高载荷,往往容易出现电磁阀烧毁、卡阀不工作、轴芯定位不准确等破坏性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耐高温防震电磁阀,其满足工程车辆等在高温高震动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用耐高温防震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工程车辆用耐高温防震电磁阀包括本体、轴芯、铁螺帽、第一华司、第二华司、弹簧、线圈、电螺管、线圈端螺帽、固定销、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第三O型圈、第四O型圈,轴芯设在本体内,铁螺帽通过第一O型圈锁紧在本体上,弹簧设在第一华司与第二华司之间,线圈套在电螺管上面,线圈通过线圈端螺帽与电螺管锁紧,轴芯与电螺管通过固定销连接,第二O型圈设在本体的底部,第三O型圈设在线圈和本体之间,第四O型圈设在线圈与电螺管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工程车辆用耐高温防震电磁阀还包括铭牌,铭牌贴在本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满足工程车辆等在高温高震动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高温防震电磁阀组包括本体1、轴芯2、铁螺帽3、第一华司4、第二华司5、弹簧6、线圈7、电螺管8、线圈端螺帽9、固定销10、第一O型圈11、第二O型圈12、第三O型圈13、第四O型圈14、铭牌15、端子接线座16,本体采用五槽式对称结构设计,轴芯2设在本体1内,铁螺帽3通过第一O型圈11锁紧在本体1上,弹簧6设在第一华司4与第二华司5之间,线圈7套在电螺管8上面,线圈7通过线圈端螺帽9与电螺管8锁紧,轴芯2与电螺管8通过固定销10连接,第二O型圈12设在本体1的底部,第三O型圈13设在线圈7和本体1之间,第四O型圈14设在线圈7与电螺管8的连接处。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耐高温防震电磁阀组提高了工作中的耐高温特性,满足工程车辆等在高温高震动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铭牌15贴在本体1的顶部,端子接线座16与线圈7连接。
其中,本体是一个有流道设计的长方体铸铁加工件,它有四个流道,即第一流道A、第二流道B、第三流道P、第四流道T,第三流道P是压力油入口,第四流道T接通油箱。轴芯是一个采用特殊优质进口钢材(如SCM415型)加工的长圆柱体,轴芯安装于本体的配合孔内,且轴芯通过固定销与电螺管连接在一起,轴芯可在本体中自由滑动,在轴芯的不同位置,通过对轴芯不同结构的设计可配合本体实现不同的油路通断功能。铁螺帽是加工件,锁在本体上面用于封闭油路。第一华司是一种拉伸件,用于支撑弹簧及固定弹簧的移动。第二华司是一种冲压件,用于支撑弹簧与电螺管,在推杆右移动时通过第二华司压缩弹簧产生复位力。弹簧是一种两端磨平的精密加工件,在阀中起复位作用。线圈是有两个铜丝绕组的组合件,通过两个不同的绕组方向对同一电螺管中滑块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由此对轴芯产生推力和拉力,线圈的长度为59.3mm。电螺管是一个加工组合件,其设计有别于常用普通型的设计,电螺管设有推杆和滑块,推杆与滑块组合成一个整体,推杆上面设置了与轴芯连接的固定销孔,推杆一端设置了一个带O型圈的手动应急装置。线圈端螺帽在电螺管的末端,用于紧固线圈。固定销是一种加工件,用于连接轴芯与电螺管。第一O型圈的材料是氟橡胶,用于密封本体与铁螺帽之间的油压。第二O型圈的材料是氟橡胶,用于本体流道与其它叠加阀间的油压密封。第三O型圈的材料是氟橡胶,用于线圈与本体间的水汽密封。第四O型圈的材料是氟橡胶,用于线圈与电螺管间的水汽密封作用。铭牌是一种铝制冲压件,用于阀组的标识。端子接线座是种带水密性护套的接线组,其中有四个端子座,两个端子座控制一组铜丝绕组,另两个端子座控制另一组铜丝绕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七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七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管中间接力顶进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交流电机阀门控制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