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9944.5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云;卢捍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F28D7/16;F04D29/6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脱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除液体中气体的消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化工、炼油等企业中,有很多饱和态或高温液体,如蒸馏塔、气液分离器底部物流需要用离心泵输送到下游设备中做进一步加工处理。离心泵对进料中的气泡含量有严格限制,如果液体中有气泡或有效汽蚀余量不足,导致饱和液体在泵腔内汽化,都会引起泵的汽蚀现象(如振动、噪音、冲蚀)。
为减少液体中的气泡,现有技术多在容器内进料入口和重沸器返回口设置气液分离器,或增加介质进口到液体出口的距离。这样虽然能够消除大部分气泡,但有时无法避免会有在液体下落过程产生的少量气泡随流体流到泵内,引起泵的振动。
为增加有效汽蚀余量,现有技术采用提高泵入口容器的安装高度或增设换热器的方法,来避免泵发生汽蚀。但这样作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对于温度较高的介质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却介质。
201020204779.6公开了倒锥形提取罐罐顶消泡器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2个接口和1个消泡管,所述消泡管两端各安装有1个接口。消泡管由管壁、支承块和消泡网组成,支承块固定连接在管壁上,消泡网固定安装在支承块上。该发明只有一个消泡区,可消除泡沫,但无法使饱和液体过冷却。
200820152606.7公开了过冷却空冷器,包括固定管箱、冷凝段翅片管、浮动管箱、过冷却段翅片管和挡板,其特征是:固定管箱内设一挡板,将固定管箱分为体积不等的上下两部分;冷凝段翅片管的一端贯通连接固定管箱的上部,另一端贯通连接浮动管箱;过冷却段翅片管的一端贯通连接固定管箱的下部,另一端贯通连接浮动管箱;固定管箱的上端设介质入口,下端设介质出口。该发明只有一个冷却区,可使流体过冷却,但无法消除泡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提高泵入口容器安装高度的情况下,有效消除泵入口液体中少量的泡沫,并适当降低介质的温度,使饱和液体成为过冷液体,以提高有效汽蚀余量。避免泵发生汽蚀。
本实用新型将消泡设施和空气冷却管相结合的设施安装在容器和与之相连的泵之间,以解决因少量气泡和饱和介质造成的泵汽蚀问题。1.一种消泡器包括:进口1、出口2、前壳体12、后壳体13、前管板8、后管板9、消泡区3、冷却区4、缓冲区7,进口1与消泡区3一端相连接,消泡区3另一端与冷却区4一端相连接,冷却区4另一端与缓冲区7一端相连接,缓冲区7另一端与出口2相连接,特征在于:消泡区3由前壳体12和消泡设施6组成,消泡区前端为进口1,末端为前管板8。
所述的消泡区由前壳体12和消泡设施6组成。消泡设施6为篮式结构,顶端折边卡在法兰22的凹槽23内,另一端可拆卸。消泡设施可采用多孔薄板篮或由固定支架支撑的丝网篮,形状可以是柱状、锥形或梯形等。消泡设施过孔面积之和应不小于主管线的内截面积,以减少压降。消泡区前端为进口1,末端为前管板8。
所述的冷却区4由3~10000根冷却管5组成,冷却管5一端连接前管板8,另一端连接后管板9。筋板11两端分别连接前管板8和后管板9,将冷却管5固定连接在前管板8和后管板9之间。前管板8焊接在前壳体12上,后管板9相焊在后壳体13上。冷却管5为翅片管或者光管,冷却管5的内截面积之和应不小于入口1管的内截面积,以减少压降,冷却管5为翅片管时可为L型绕片管、LL型绕片管、KL型滚花翅片管、G型镶嵌式翅片管、DR型双金属轧片管、TC椭圆管套矩形翅片管、TR椭圆管绕钢带翅片管等。
所述的缓冲区由后壳体13组成,由法兰10将后壳体13的封头与后壳体连接,或将后壳体13的封头与后壳体直接焊接。
该技术可用于新建和改造装置,尤其适用于改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备最好采用卧式安装,但也可以采用立式等其他安装方式。本发明设备的安装位置不高于容器的底部。设备下部应保证通风良好。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消泡器内设有消泡设施消除介质中的少量气泡;设备中的管束利用空气对管内介质进行冷却,不需要其他冷却介质。达到消除液体气泡和降低液体温度的目的。
含有少量气泡的液体介质从设备入口1进入,在消泡区3中通过消泡器6,消除介质中的少量气泡后,进入冷却区4的冷却管5内,通过自然冷却,使介质达到过冷态,通过缓冲区7混合后,经出口2流出设备。
过冷态的无气泡液体进入泵壳,防止在泵壳内产生气泡,保证泵的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泡区3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B设备的药水过滤器
- 下一篇: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