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9996.2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清泉;张传祝;王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清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火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火罐。
背景技术
采用拔火罐治疗人体外表疾病,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目前,在临床中大多是用镊子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伸入火罐内,加热拔火罐内的空气,使罐内产生一定负压后,迅速将拔火罐扣在病人的患病处。这样操作极为不便,容易把燃烧的酒精洒在病人身上,烧伤病人。拔火罐使用完毕需取下,由于罐内仍为负压,取下时容易拉伤病人皮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伤害皮肤、安全可靠的拔火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罐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塞子,塞子上固定有伸入到罐体内的燃烧匙。
采用上述结构后,拔火罐时,先将拔火罐扣在患病处,在燃烧匙上放上酒精棉球等,将其点燃,将燃烧匙缓慢放进罐体内,使罐体内产生一定负压,按紧罐体使罐口与皮肤贴合,塞紧塞子,使用完毕后,先拔下塞子,使罐体内的压力由负压变为大气压,然后取下罐体,这样不会伤害皮肤,安全可靠。
所述通孔设在罐体顶端,使用时燃烧匙内物体不易洒落。
所述罐体为透明材料制成,可以清楚看到患病处的变化及燃烧物的燃烧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拔火罐包括罐体1,罐体1为透明材料制成,使用时可以清楚的看到病人患病处的变化及燃烧物的燃烧程度。罐体1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塞子2,塞子2上固定有伸入到罐体1内并垂直于罐口平面的燃烧匙3,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燃烧匙3直径,最好将通孔开在罐体1顶端,使用时燃烧匙3内物体不易洒落。拔火罐时,先将拔火罐扣在患病处,在燃烧匙3上放上酒精棉球等,将其点燃,将燃烧匙3缓慢放进罐体1内,使罐体1内产生一定负压,按紧罐体1使罐口与皮肤贴合、塞紧塞子2,使用完毕后,先拔下塞子2,使罐体1内的压力由负压变为大气压,然后取下罐体1,这样不会伤害皮肤,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清泉,未经孙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