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0882.5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放;曹戈;曹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朗紫微文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有声读物。其中一种有声读物是在传统的普通读物上加印特定编码的缩微隐形光学辨识码(OID码),通过OID码点读装置点读读物上的OID码来实现发声。
有的厂商希望能在儿童衣服的动物图案或文字中也加入OID码,再通过OID码点读装置点读发声以增加儿童衣物的趣味性。但由于纺织物不如纸张这样平滑、致密,存在许多孔隙。而每一个OID码又是由许多尺寸远远小于纺织物孔隙的标识点组成的。如果直接在现有的纺织物上印制OID码,势必会有许多标识点会因为位于孔隙上而无法印制到纺织物上,导致大量的标识点缺失,从而导致无法识别,或产生识别错误。
因此,如何在纺织物上印制OID码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织物。可实现在多孔纺织物上印制OID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织物,其包括多孔织物制成的基材。所述多孔织物还包括底层及信息层,所述底层直接形成于所述基材上,所述信息层设置于所述底层上,所述信息层包括机器可识别的图案,所述机器可识别的图案由多个标识单元排列而成,所述底层是一个致密膜,所述底层的孔隙尺寸小于所述标识单元的尺寸。
其中,所述底层的孔隙尺寸为零。
所述底层由防水材料制成。
所述多孔织物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于所述信息层上,所述保护层由防水材料制成,且所述机器可识别的图案能够透过所述保护层被读取。
所述保护层有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织物还包括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底层及所述信息层之间。
所述图案层包含的颜色与所述标识单元的颜色完全不同。
所述底层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底层包含的颜色与所述标识单元的颜色完全不同。
所述底层由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基材的颜色与所述标识单元的颜色完全不同。
所述信息层由碳油墨印制而成,所述图案层由非碳油墨印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信息层及多孔织物之间增加一层致密膜结构的底层,从而能够避免信息层的标识单元印制不全的问题。
另外,由防水材料制成的底层能够防止所述信息层在所述多孔织物洗涤时受到损害。
通过所述保护层能够将所述信息层与外部隔离,提高所述信息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织物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多孔织物的信息层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织物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织物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信息层及多孔织物之间增加一层致密膜结构的底层,从而能够避免信息层的标识单元印制不全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多孔织物100。所述多孔织物100包括基材10、底层20及信息层30。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可以是棉、麻、丝、毛、化纤等存在许多孔隙的纺织物。所述底层20直接形成于所述基材10上。所述信息层30覆盖于所述底层20上,所述信息层30包括机器可识别的图案31,所述机器可识别的图案31由多个标识单元31a排列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识别的图案31是OID码,所述标识单元31a是防水油墨印制成的黑点,所述机器可识别的图案31可以通过一个解码装置识别。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机器可识别的图案31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表示索引信息的图案。所述标识单元31a也可以由其他方式形成,例如激光蚀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朗紫微文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朗紫微文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0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