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交通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0969.2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茵联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交通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电子警察系统、智能卡口系统、高速公路等收费控制主机系统通常采用工业计算机结合外围控制器设备进行系统控制,工业计算机体积大、功耗高、故障较多;控制器在高速公路等均采用控制箱结构,内部接线、结构复杂、体积大,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大,就是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的产品接线等也不同,由于外接控制设备多要求维护人员技术水平高,户外和收费站恶劣环境使用其故障率高,普通人员不能维护,而维护人员需要带设备和维护配件多,维护工作量和周期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交通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交通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外设控制电路,还包括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网络传输系统和管理中心,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安全隔离控制器和显示模块,所述外设控制电路经主控模块与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相连,所述主控模块和嵌入式网 络通讯模块均通过网络传输系统与管理中心内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市电保护模块,所述市电保护模块分别与外设控制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转换模块,所述市电保护模块经AC/DC转换模块为主控模块和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主控模块和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外设控制电路连接有数个安全保护模块,每个安全保护模块与对应的外接设备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串口对外通讯接口、RS232串口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串口对外通讯接口、RS232串口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I/O输入模块、I/O输出模块、接口扩展单元、外扩展输出模块,所述I/O输入模块、I/O输出模块、接口扩展单元、外扩展输出模块均与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接口扩展单元包括数个RS232接口、数个外置USB接口和数个内置USB接口,所述外扩展输出模块包括VGA输出接口、DVI-D输出接口、HDM II输出接口、LVDS输出接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定位跟踪模块,所述定位跟踪模块与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相连,并由蓄电池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主控模块进行串口通讯和控制等扩展,自动检测系统控制设备状态和性能,显示模块自动显示出设备性 能和工作状态,对故障的控制模块进行较长时间提示,方便普通人员可以读出设备故障原因及具体故障,并告之维修人员进行针对的准备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设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外设控制电路,还包括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网络传输系统和管理中心,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安全隔离控制器和显示模块,所述外设控制电路经主控模块与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相连,所述主控模块和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均通过网络传输系统与管理中心内相连。还包括市电保护模块,所述市电保护模块分别与外设控制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转换模块,所述市电保护模块经AC/DC转换模块为主控模块和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供电。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主控模块和嵌入式网络通讯模块供电。所述外设控制电路连接有数个安全保护模块,每个安全保护模块与对应的外接设备相连。还包括串口对外通讯接口、RS232串口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串口对外通讯接口、RS232串口通讯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与主控 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模块采用智能功耗低处理器,电源模块可在在市电中断时其通过内置蓄电池给各系统供电,通过主控模块的可编程逻辑I/O控制接口仍然可进行外接信号的采集和控制输出,随机的显示模块可以显示智能处理器、逻辑控制器系统以及其前端设备状态,如控制栏杆机、车道灯、车辆检测线圈接入等故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茵联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茵联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0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尾喷口余油回收装置
- 下一篇:挂在钢瓶上的电子标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