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故障代码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275.4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梅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故障 代码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故障代码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受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协议的限制,软件上不能够直接通过CAN总线广播故障代码信息给车辆仪表,只能给车辆仪表广播故障灯信息,用户和维修人员看到故障灯点亮后,只能把车开到服务维修站,通过专用诊断仪来查询具体故障代码,然后再根据故障代码的指引,来维修车辆。上述方式使得汽车发动机故障的维修效率降低,维修实时性差,耽误了大量的发动机维修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汽车发动机维修效率的发动机故障代码显示系统,使用该系统能使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具有更强的实时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车辆仪表、向车辆仪表供电的电源模块、CAN总线通讯控制器和CAN收发模块,其中,车辆仪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分别与CPU连接的故障代码存储模块和通信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能发送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的信号发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通过CAN总线通讯控制器连接CAN收发模块,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有能响应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的发动机ECU,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能接受发动机故障代码响应报文的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也通过CAN总线通讯控制器连接CAN收发模块,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端口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CPU还连接有时钟模块。
所述CAN总线通讯控制器和CAN收发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光电隔离模块。
所述显示器为LCD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发送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的信号发送模块、能响应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的发动机ECU、能接受发动机故障代码响应报文的信号接收模块、故障代码存储模块和LCD显示器,使得LCD显示器上能实时显示汽车发动机的故障代码,大幅提高了发动机故障的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车辆仪表、向车辆仪表供电的电源模块、CAN总线通讯控制器和CAN收发模块,其中,车辆仪表包括CPU、分别与CPU连接的故障代码存储模块和通信控制模块,通信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能发送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的信号发送模块,该信号发送模块通过CAN总线通讯控制器连接CAN收发模块,CAN收发模块连接有能响应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的发动机ECU,通信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能接受发动机故障代码响应报文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也通过CAN总线通讯控制器连接CAN收发模块,通信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端口连接有LCD显示器,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CPU还连接有时钟模块。CAN总线通讯控制器和CAN收发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光电隔离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根据发动机ECU软件相关程序和相关通讯协议,在CPU中定义出车辆仪表所需要的在CAN总线上发送的命令报文和间隔时间;根据相关通讯协议定义出发动机ECU和CAN总线的握手报文命令和间隔时间;当整车钥匙上电后,车辆仪表即获取上电信号,车辆仪表立即和ECU建立握手协议,然后通过由CPU控制的信号发送模块定时发送发动机故障代码请求报文“ReadDTC”;发动机ECU在和车辆仪表建立握手通讯后,时刻在等待着发送报文,一旦接收到仪表的“ReadDTC”报文后,立即调取FCM(Fault Code Memory故障码存储器)中的DTC(Diagnostic Trouble Code故障代码)然后以相应的报文格式,响应给车辆仪表的信号接收模块;车辆仪表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响应报文后,根据相应的格式协议,提取故障码数值,然后通过CPU向故障代码存储模块查询相应的中文故障名称,最后将该中文故障名称通过LCD显示器显示出来,即完成整个发动机故障代码的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