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402.0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龙联合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4 | 分类号: | F4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61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盔 面罩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紧固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排爆头盔的面罩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中有些时候需要进行排爆操作。而排爆人员在进行爆炸物移动、排除、销毁时需要佩戴特殊的高防护性能的头盔。因此,排爆头盔的性能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排爆人员的头部安全程度。但现有技术的排爆头盔功能不尽完善。比如,面罩和盔体的连接形式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些面罩和盔体是一体成型的,这种连接形式使得面罩的更换、清洁和维护问题变得很麻烦。另外,有些面罩和盔体虽然是可以分离的,但面罩与盔体的紧固装置不可调节使得面罩和盔体之间的缝隙较大,从而导致防护不够严密,并且由于连接方式不当,使得拆卸面罩也非常繁琐,从而在使用中也会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公开了一种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挂钩装置,其包括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固定设置在面罩上;第二挂钩装置,其固定设置在盔体上,所述第二挂钩装置包括将所述第二挂钩装置固定在盔体上的底座、第二挂钩和卡片,所述第二挂钩和所述第一挂钩的挂钩方向相反且互相配合,所述卡片和底座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挂钩和所述卡片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卡片具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挂钩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第二挂钩包括螺杆、和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母以及带有和所述螺杆相适配螺纹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连接件包含在一U型卡片中。。
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U型卡片和所述卡片可枢转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第一挂钩通过螺接件和所述面罩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底座通过螺接件和所述盔体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通过在面罩和盔体的同一侧各设置一个挂钩,同时通过枢转连接的方式将头盔的挂钩设置在盔体上。一方面,盔体上的挂钩长度可以调节面罩和头盔的紧密度,另一方面,面罩紧固装置方便开启,从而方便更换面罩以及面罩和盔体的清洁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包括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面罩1上的第一挂钩装置,其中第一挂钩装置包括第一挂钩2,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固定方式将第一挂钩2固定在面罩1上。
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还包括固定在盔体3上的第二挂钩装置,其中第二挂钩装置包括第二挂钩5,底座4和卡片9。卡片9和底座4枢转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挂钩5为一螺杆,其配合有螺母6,同时,连接件7具有和螺杆5相适配的螺纹以和所述螺杆5紧密结合。而连接件7包含在一个U型卡片8中,该U型卡片8和卡片9也是枢转连接。从而,第二挂钩可以绕着卡片9枢转,而卡片9可以绕着底座4枢转。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第二挂钩5包括螺杆、和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母6以及带有和所述螺杆相适配螺纹的连接件7。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连接件7包含在一U型卡片8中,该连接件7优选地和该U型卡片为一体成型设计。同时该连接件7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或者其他任何能够使得其固定在U型卡片8上的方式固定在U型卡片8上。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U型卡片8和所述卡片9可枢转地连接。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第一挂钩2通过螺接件和所述面罩螺接。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爆头盔面罩紧固装置,所述底座4和所述盔体3通过螺接件螺接。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龙联合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龙联合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4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