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网络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752.7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许皆春;郑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狮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8C23/06;H04B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融合 网络 智能 电网 信息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网络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三网融合网络,主要关注于电话线、同轴电缆等有线网络和2G/3G基站等无线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服务。但因为技术发展的限制,各网络之间的无缝数据传输还是存在一些障碍。
比较先进的远程抄表系统已经考虑到使用大楼内的电力线资源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数据通信和管理。但这类系统存在两大致命弱点:一方面,电力线因为自身应用的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信号的不稳定一直被用户诟病;另一方面,国家电网需要用户电表计量信息是独立和安全的,这就使此类远程抄表系统与运营商的业务融合时,因数据安全原因被否定。
国家电网目前最普遍的远程抄表应用主要在使用485总线接口通过协议转换后,通过移动运营商的GPRS或者CDMA 1X平台上进行传输。但这样的作法,国家电网的顾虑更多,主要表现为移动运营商在提供GPRS或者CDMA 1X传输平台时,要针对电力的抄表集中器在楼道内的摆放位置进行优化,否则电表数据采集成功率行低,而优化工作通常要花费运营很大的精力才能完成,这样使国家电网的业务扩张很受限制。另外此类移动网络的数据带宽,即使到3G/4G时代,仍不能满足国家电网在可见未来中对智能电网数据通讯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运营商已有的各种固定线路的接入网资源才是真正符合智能电网要求的传输介质。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对于用户侧的智能电网信息的通讯要求,已经由原来的每月一次或几次的单向抄表数据上传,发展为双向数据交互的实时性高带宽的要求。而这些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不会被考虑的,当然也只有三网融合的高带宽接入平台才有可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透明传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在远程抄表系统的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网融合的接入网环境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充分考虑国家电网用户对智能电网业务中数据传输的要求,在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为智能电网数据传输提供实时交互环境,而此系统的实施对运营商及国家电网的原有设备进行优化配置,保护双方的原有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网络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包括智能电网控制平台、运营商、用户终端、计算机、电表集中器、电表,还包括核心处理机,上端的智能电网控制平台与运营商连接,运营商通过中间的核心处理机设定分配或收集下端的用户终端、计算机、电表集中器、电表的数据,核心处理机由控制模块、数据交换/路由模块、光纤上联模块、智能电网信息传输模块、三网融合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分配数据控制数据交换/路由模块,三网融合传输模块通过运营商将外部网络接入系统中数据交换/路由模块,光纤上联模块通过数据交换/路由模块上传数据通过运营商与智能电网控制平台及互联网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三网融合的接入网环境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在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为智能电网数据传输提供实时交互环境,在运营商及国家电网的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优化配置,保护双方的原有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网融合的接入网环境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网融合的接入网环境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中核心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三网融合的接入网环境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至少包括一台核心处理机4、一台用户终端5、一台计算机6、一个电表集中器8或一台电表7,智能电网控制平台2,上端的智能电网控制平台与运营商连接,运营商通过中间的核心处理机设定分配或收集下端的用户终端、计算机、电表集中器、电表的数据。
如图2所示核心处理机结构示意图,核心处理机4包括控制模块42、数据交换/路由模块41、光纤上联模块40、智能电网信息传输模块43、三网融合传输模块44。
核心处理机中的控制模块42主要完成对智能电网信息的通讯链路的独立端口分配和带宽的调整控制及三网融合业务的端口分配的功能。
核心处理机中的数据交换/路由模块41主要完成根据控制模块的设定,将相应的端口分别分配给运营商3的三网融合应用和智能电网的交互式信息传输应用。并提供两个应用的物理隔离。
核心处理机的控制模块42和数据交换/路由模块41,是本系统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可配置性决定本系统可被灵活运用于用户当前的以及将来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狮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狮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