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珍品养殖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761.6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滨;周海森;赵冲;张伟杰;李云霞;常亚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珍品 养殖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珍品(海胆、鲍等)养殖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简便、高效、准确地将养殖海珍品所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进行分离和收集的海珍品养殖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海胆、鲍等海珍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其摄食、食物转化、生长和发育规律,是人工养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基本上是以海珍品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粪便为研究标本。现有对残饵和粪便的收集、分离主要是采用吸底的方法,由于残饵、粪便均混合集中于养殖容器底部,因此存在着残饵与粪便难以分离的问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残饵及粪便在收集过程中会有较大损失,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另外,对于不同种类的海珍品必需区组进行实验,存在着浪费人力、物力及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便、高效、准确地将养殖海珍品所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进行分离和收集的海珍品养殖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海珍品养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养殖桶,养殖桶的侧壁上有水孔,与养殖桶底端相接有残饵收集罐,残饵收集罐的底部有残饵滤网,与残饵收集罐的底端相接有粪便收集罐,粪便收集罐的底部有粪便滤网。
本实用新型可以简便、高效、准确地分离海珍品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粪便,进而可精确研究其摄食、食物转化、生长和发育规律及其他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对于不同种类的海珍品也可以在大养殖槽内同时进行个体单独养殖,省时省力,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有养殖桶1,养殖桶1的侧壁上有用于水交换的水孔2,与养殖桶1底端相接有残饵收集罐3,残饵收集罐3的底部有残饵滤网4,与残饵收集罐3的底端相接有粪便收集罐5,粪便收集罐5的底部有粪便滤网6。残饵收集罐3和粪便收集罐5的侧壁亦可设置用于水交换的水孔2,养殖桶1与残饵收集罐3之间以及残饵收集罐3与粪便收集罐5之间均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插接等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残饵滤网4及粪便滤网6的目数可根据实验饲料和粪便的大小进行调节。在养殖桶1的上端可设置挂钩等。
工作过程:
将养殖桶1上端的挂钩挂于设置在大养殖槽内相互平行的横撑上,养殖槽内的水通过水孔2进入养殖桶1内,然后将海胆或鲍个体等投入养殖桶1内进行养殖。从养殖桶1上端开口处给海胆、鲍等投喂饲料。根据实验设计,需要收集残饵或粪便时,可取出本实用新型,待水滤干后,从养殖桶1中取出海胆或鲍等,然后再分别将残饵收集罐3、粪便收集罐5取下,分别收集残饵滤网4上的残饵以及粪便滤网6上的粪便。取完粪便和残饵后,重新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再放入实验海胆、鲍等即可,以便下次收集、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标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粉体除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