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流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833.7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吴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二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0 | 分类号: | C02F3/20;C02F3/02;C02F7/0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蔡凤苞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流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的充氧曝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气流紊流原理产生微小气泡的散流曝气器,用于水处理中的充氧曝气,如调节池、预曝池等。
背景技术
在生化工艺处理污水时,能否提供充足的溶解氧、较好的流速流态及避免堵塞,是提高生化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用于水处理调节池、预曝池的曝气器大都采用橡胶膜曝气器,虽然其在供氧时充气分散性好,气液混合接触面大,供氧效果高,但是,长时间运转后易出现漏气、破裂、损坏,逐渐沉积污泥堵塞出气孔,甚至出现堵塞供气管道的现象,使曝气器阻力损失加大,能耗升高,曝气供氧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散流曝气器,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避免污泥堵塞出气孔或供气管道的现象,提高供氧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流曝气器,包括进气管座,所述进气管座的下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座的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管座的出气口上方设有第一圆盘散流罩及第二圆盘散流罩两层圆盘形的散流罩,所述第二圆盘散流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盘散流罩上方,所述第一圆盘散流罩及第二圆盘散流罩的周边分别设有向下的锯齿牙;所述两层圆盘形散流罩上方设有倒伞形散流罩,所述倒伞形散流罩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向下的锯齿牙;所述第一圆盘散流罩、第二圆盘散流罩、倒伞形散流罩的外径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
所述进气管座内的进气口上设有球形气室,所述球形气室包括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的气室管,所述气室管的下部设有锥形座,不锈钢止回球放置在所述气室管内的锥形座上。
所述倒伞形散流罩的中央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气管座的表面气孔。
所述倒伞形散流罩上表面的中央设有辐射状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散流曝气器,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维护管理方便,合理设置圆盘形散流罩及倒伞形散流罩,提高供氧效果;在进气口设置球形气室,利用不锈钢止回球防止了污泥和水的倒灌,很好地解决了污泥堵塞供气管道的问题,延长散流曝气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气管座1,进气管座1的下部设有进气口101,进气管座1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02,进气管座1的出气口102上方设有第一圆盘散流罩2及第二圆盘散流罩3两层圆盘形的散流罩,第二圆盘散流罩3设置在第一圆盘散流罩2上方,第一圆盘散流罩2及第二圆盘散流罩3的周边分别设有向下的锯齿牙5。两层圆盘形散流罩上方设有倒伞形散流罩4,倒伞形散流罩4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向下的锯齿牙7,第一圆盘散流罩2、第二圆盘散流罩3、倒伞形散流罩4的外径逐渐变大。倒伞形散流罩4的中央设有多个连通气管座1的表面气孔8,倒伞形散流罩4的上表面的中央设有辐射状的加强筋9。进气管座1内的进气口101上设有球形气室6,球形气室6包括连接在进气口101上的气室管601,气室管601的下部设有锥形座603,不锈钢止回球602放置在气室管601内的锥形座603上,气室管601限制不锈钢止回球602的运动,避免因供气压力过大而导致不锈钢止回球603脱离球形气室6。运行时,处于旋转状态的不锈钢止回球602既能均匀地分布气体又能良好地阻隔悬浮物和防止污泥倒灌进供气管道,停曝时,处于静止状态的不锈钢止回球602又能堵住进气口,防止了污泥和水的倒灌,很好地解决了污泥堵塞供气管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ABS工程塑料制造,耐酸、碱苯、酚、油等介质,在使用时,多个散流曝气器安装在调节池或预曝池底的供气管道上,由供气管道提供氧气,氧气从进气管座1下部的进气口101进入,氧气凭借供气压力,推开球形气室6内的不锈钢止回球602,小部分氧气从表面气孔8中流出,大部分氧气从出气口102流出,氧气大气泡上浮至第一圆盘散流罩2时,在第一圆盘散流罩2的边缘处被锯齿牙5切割成较小的气泡,同理,在第二圆盘散流罩3处切割成更小的气泡;气泡上升至倒伞形散流罩4下表面时,气泡沿倒伞形散流罩4下表面上升,并不断被锯齿牙7切割成更细微的气泡,使气泡细小均匀,提高供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二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二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多晶硅还原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