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4732.1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牛绍龙;马健;翟巧波;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 诊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治疗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放射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放射诊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常用的放射诊断仪器包括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仪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仪器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CT)仪器等等。
其中,PET仪器是专门为探测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堙没辐射并进行断层显像的仪器,是以一种脏器内、外或脏器与病变之间的显像剂放射性浓度差别为基础的脏器和病变显像方式。诊断时将放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的示踪药物注入人体内,核素放射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电子结合,发生湮灭产生的γ射线穿出人体,在体外用PET测定,仪器记录穿出人体的符合射线强度,通过这些射线可知道人体内正电子的分布情况并扫描成像。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正电子断层扫描时,采用的多为32环PET。但采用32环PET扫描一个体位需9分钟以上,扫描一个全身六个体位的话就需约一个小时,这样就导致病人的检测时间比较长,治疗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射诊断系统,能够提高放射诊断的治疗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放射诊断系统,包括:
一底座;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互配合的直线导轨和多个滑块,所述多个滑块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固定在滑块上的至少两组放射诊断装置;
固定在滑块上的一棒源装置;
用于操纵所述至少两组放射诊断装置和所述棒源装置的运动的机电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组放射诊断装置为:
两组或三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装置;或
一组PET装置和一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装置;或
一组PET装置和一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进一步地,每一组PET装置包括:
固定在滑块上的机架底座;
固定在所述机架底座上的PET机架,所述PET机架上固定有PET探测器、准直器和位于PET内桶外的三个棒源屏蔽体;
位于所述PET机架前侧的前屏蔽体;
位于所述PET机架后侧的后屏蔽体。
进一步地,所述棒源装置包括:
一棒源机架;
固定在所述棒源机架上的三个棒源;
固定在所述棒源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棒源旋转的第一动力模块;
固定在所述棒源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棒源径向移动的第二动力模块;
固定在所述棒源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棒源机架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的第三动力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包括:
与所述棒源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
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用于在所述棒源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从而带动所述棒源在所述PET装置的内桶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模块包括:
用于在所述棒源装置处于屏蔽状态时,带动所述棒源径向移动至与所述棒源屏蔽体一一对应的位置的棒源移动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动力模块包括:
与所述棒源机架相连接的丝杠;
用于在所述棒源装置处于屏蔽状态时,通过所述丝杠带动所述棒源装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的第二驱动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底座的宽度为290mm。
进一步地,当所述至少两组放射诊断装置为三组PET装置时,所述棒源的长度为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放射诊断系统包括有至少两组放射诊断装置,这样在进行放射诊断治疗时,一次可同时获得多个不同部位的成像,提高了对全身的扫描速度,提高了放射诊断的治疗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对病人的放射性剂量,减少放射诊断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射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96环PET的放射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4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模具钢支架位置调整装置
- 下一篇:平板电脑麻将游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