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膜回收揭膜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161.3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明;杨虎德;魏焘;何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王金成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揭膜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耙,尤其是进行地膜残膜回收的耙,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农用耕作机械比较多,但都是一些大型机械,适合较大面积作业使用,没有专门用于农户清理平铺地膜种植模式的残膜农具。西北地区地膜使用非常普遍,地膜使用后,残膜对农田污染非常严重。去除农田残膜的方法,以往的操作是要用人工靠双手去捡拾,劳动强度大,功效低,既脏又累,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部分农户由于劳动力不足,不捡拾残膜,地膜在农田中难以分解,不仅不利于来年耕种,而且严重污染自然环境,造成白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捡拾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膜回收揭膜耙,以提高残膜回收效率,减轻人力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残膜回收揭膜耙,包括牵引框、耙柄、牵引销、拉杆、加强筋、平衡架、耙齿和连接杆,平衡架为长方形,其后端的下方与一组耙齿固定连接,其前端中部与斜向前下方的连接杆上端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杆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耙柄,连接杆下端外侧面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平衡架的前端两头固定连接,耙柄与平衡架所在平面平行,两端设置有牵引销,耙柄中部与斜向前上方设置的牵引框垂直固定连接,牵引框与平衡架前端中部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耙齿长180mm,且均与平衡架垂直。
进一步地,平衡架所在平面与连接杆之间角度为120°,所述连接杆有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地膜平铺种植模式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残膜回收揭膜耙通过耙齿,可捡拾农田中的残膜,不但减轻了劳动工作量,而且减少了劳动力,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残膜回收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残膜回收揭膜耙的结构示意图。
1—牵引框,2—耙柄,3—拉杆,4—加强筋,5—平衡架,6—耙齿,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地膜平铺种植模式下进行残膜回收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残膜回收揭膜耙由12—18马力的四轮拖拉机牵引,拖拉机与牵引框1和牵引销2-1相连,进行牵引工作。
拖拉机通过液压系统升降揭膜耙,通过连接牵引框1,使得揭膜耙围绕牵引销2-1转动,由于连接杆7连接耙柄2和平衡架5,从而实现揭膜耙的耙齿6及平衡架5的升降。当拖拉机降下揭膜耙时,耙齿6深入地下约90mm,平衡架5底部浮在地面上支撑揭膜耙。
耙齿6将地膜从地里耙出,平衡架5此时用于抬高耙出的地膜;而当耙齿6着于地里时,耙齿6将地耙松,平衡架5将高低不平的地抹平,可起到残膜捡拾和耙地的作用。
拉杆3和加强筋4起到加强稳固结构的作用。
通过进行实地测试,使用揭膜耙耙出的残膜超过铺入地膜的90%,比手工撕扯提高了18%,达到了高效捡拾残膜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