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翻盖座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193.3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霞;李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裕佳 |
主分类号: | A47K13/12 | 分类号: | A47K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翻盖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公共卫生间的自动翻盖座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座便器一般包括座便器主体、座圈和上盖,且座圈和上盖一般需要手动翻起。当此结构的座便器应用到男性公共卫生间时,如果在不翻起座圈就往座便器小便的话,容易造成小便溅落到座圈上,造成座圈肮脏,气味难闻,影响他人使用。另外,当座便器应用到公共卫生间时,由于上盖的应用不大,而座便器上安装有上盖则大大增加成本。
针对上述不足,本人设计了一种使座圈常态打开的铰链,参见图11,铰链包括定位套1”、转轴2”和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簧3”;转轴转动设置在定位套内,其一端伸出定位套外与座圈连接;扭簧一端与转轴定位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块4”与定位套定位连接。该结构的铰链主要应用到公共场合,座圈的翻动次数较多,容易导致转轴和定位套相互磨损、座圈摇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转动顺畅、使用寿命长的自动翻盖座便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自动翻盖座便器,包括常态处于向上翻起的座圈,座圈至少通过一个使座圈向上翻起的第一铰链与座便器主体连接;第一铰链包括第一转轴、扭转装置和套设在第一转轴外的第一定位套,其结构特征是第一转轴与第一定位套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含油轴承。
所述第一含油轴承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两端。
所述第一定位套内设置有阻尼油芯;第一转轴一端与阻尼油芯相接,第一转轴另一端与座圈连接。
所述座圈还通过第二铰链与座便器主体连接;第二铰链包括第二转轴和套设在第二转轴外的第二定位套;第二转轴与第二定位套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含油轴承。
所述第二定位套内设置有卡塞,第二转轴一端设置有限位舌与卡塞相接,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座圈连接;卡塞对应限位舌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两侧设置有限位筋。
所述第二铰链中还设置有扭转装置;扭转装置为扭簧,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扭簧的一端定位连接,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分别与扭簧的另一端定位连接。
所述扭簧为由钢丝螺旋绕设的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偏心连接端和第二偏心连接端;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围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偏心连接端定位连接;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分别通过定位块与第二偏心连接端相接,定位块设置有与第二偏心连接端定位连接的第二定位孔。或者,所述扭簧为由钢丝或钢片盘绕而成的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为内连接端和外连接端;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侧轴向设置有卡槽与内连接端定位连接;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内壁分别设置有与外连接端定位连接的槽位。
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通过连接桥连接在一起,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桥两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铰链转轴与定位套之间设置含油轴承,使座圈翻转时更加顺畅平稳;同时,即使应用到使用次数频密的公共场合上,由于含油轴承的作用,至少使轴承与转轴之间形成抗磨油膜,避免磨损。另外,当座圈通过两个铰链与座便器主体连接时,两个铰链内部均带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使座圈受力更加平衡。结构简单合理、转动顺畅、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铰链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铰链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桥与铰链连接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座圈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铰链另一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铰链另一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第一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裕佳,未经周裕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