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射注塑汽车内饰安全把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650.9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金雷;李国隆;朱留宛;孙云波;施钧文;张胜;赵刚;金波;吴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2017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汽车 安全 把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安全把手,尤其是一种双射注塑汽车内饰安全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尤其是乘用车内把手,用户对把手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安全把手要么很硬,要么通过发泡表皮工艺,偏软易破损,为此必须加以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安全把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射注塑汽车内饰安全把手结构,具有良好的摩擦力,软硬适中,手感极好,且造型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射注塑汽车内饰安全把手结构,由连接座和把手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把手的顶沿设有一沿把手方向的长条状包覆层,并在底凹处设有四块并排的包覆层,所述的包覆层与与其余把手部分别由不同颜色和硬度的塑料通过双射注塑成型机二次注塑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把手部分在顶沿和底凹处,即乘客在手抓扶手时接触的手握部,采用了不同颜色和硬度的塑料,通过双射注塑成型机分两次注塑而成,使其连接牢固,不易脱落,且不退色,软硬适中,手感好,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连接部
2-把手 21-包覆层 22-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双射注塑汽车内饰安全把手结构,由连接座1和把手2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把手2的顶沿设有一沿把手方向的长条状包覆层21,并在底凹处设有四块并排的包覆层21,所述的包覆层21与其余把手部22分别由不同颜色和硬度的塑料通过双射注塑成型机二次注塑一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