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式合页及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774.7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龙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洋经典展柜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4;E05D11/04;E05D7/081;E06B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260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门及其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轴式合页及套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合页一般都是采用两片连接叶片对折连接的方式。即两片连接叶片的侧边通过一轴连接,两片连接叶片绕轴相对旋转,达到分合的功能。此种合页都是设于门板的侧面。这种合页对一般较轻的门板来说没不存在因受重问题而损坏,但对于厚重的门板来说,就会严重影响合页的使用寿命,且在特定环境开启角度也会是传统合页的缺点,具体如下:1.门板的承重力完全依靠合页,这样较重的门板用的时间久了就容易造成合页磨损或下垂;2.此种合页的连接方式的角度受影响,此类合页最多只能转动180度,一般可能只能是90度;3.此类合页在正面都可以看到合页的存在,影响审美效果。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合页及套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轴式合页及套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式合页,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具有承重力强,转动角度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轴式合页,包括第一连接叶片和第二连接叶片,第一连接叶片和第二连接叶片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叶片上固设有一与第一连接叶片所在平面垂直的转轴,所述第二连接叶片上具有与转轴对应的转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叶片和第二连接叶片上的固定孔均分两排相错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一套于转轴上、设于第一连接叶片与第二连接叶片之间的推力球轴承。
进一步,所述推力球轴承包括相对设置的座圈和轴圈,座圈和轴圈上具有对应设置的环形滚道,座圈和轴圈之间的环形滚道内设有滚珠。
进一步,还包括保持架,所述滚珠设于保持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套门,该套门连接稳固,使用寿命长。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套门,包括门套和门板,门板与门框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其中合页为两个上述任一种合页,一个合页设置在门板顶端与上门框之间,另一个合页设置在门板底端与下门框之间,两合页的转轴位于同样垂线上。
进一步,所述门板顶端与上门框之间的合页中的第二连接叶片固定在门板顶端上,第一连接叶片固定在上门框的对应位置;所述门板底端与下门框之间的合页中的第二连接叶片固定在门板底端,第一连接叶片固定在下门框的对应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设置于门的顶端和底端,平稳受力,重力点主要通过合页轴传递于下门框和地面,这样不会因传统合页局部受力而容易损坏,有效延长合页使用寿命,对于有些特殊的厚重门来说,这种合页比普通侧面合页的使用寿命平均要多长2-3倍。
2.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的转动角度广,不会像现有的合页一样受门框位置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可自由转动近360度,从而使用起来更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的功能部分都隐藏在门框和门的内部,一般情况下都较难被发现,从而有效提升外观简洁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拆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的推力球轴承的横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式合页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拆分结构图。如图1所示,轴式合页,包括第一连接叶片1和第二连接叶片2,第一连接叶片1和第二连接叶片2上设有固定孔3,第一连接叶片1和第二连接叶片2上的固定孔3都是分为两排相错设置。可以增强连接叶片与门板或门框的连接强度。第一连接叶片1上固设有一与第一连接叶片1所在平面垂直的转轴11,第二连接叶2片上具有与转轴11对应的转孔22。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洋经典展柜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洋经典展柜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力式铰链装置
- 下一篇:铅蓄电池及铅蓄电池用集电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