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过电压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6107.0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敏 |
主分类号: | H01B17/46 | 分类号: | H01B17/46;H01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崇文区南小市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过电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信、铁路、油田10KV用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雷过电压保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配电网络绝缘导线的雷击防范技术主要有“疏导”和“堵塞”两种方式。所谓“疏导”就是将绝缘子附近的结缘导线局部裸线化,使工频电弧弧根转移或固定在特制金具上燃烧,从而保护导线免于烧伤,例如芬兰在绝缘子与导线连接处剥离绝缘层采用闪络保护型线夹,瑞典和美国将绝缘子两侧的绝缘导线剥离一段绝缘层并加装防弧线夹,这类技术操作简单、投资少,但局部裸露,存在密封和绝缘方面的缺陷,并且线夹装置因抗震性能较差易于发生故障。所谓“堵塞”就是阻止雷击闪络后工频续流起弧,例如日本大量采用线路绝缘子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即球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安装不便,并且球间隙调节也比较麻烦。
目前国内同类产品的穿刺防雷击线夹纯间隙防雷金具:只是穿刺间隙放电没有避雷器保护,放电效果不好,起不到作用。在大气过电压这个过渡过程中,不同的幅值和波长采用“纯间隙”保护方式会出现短时系统失压和继电保护动作跳闸,其次“纯间隙”放电电压分散性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起到了避雷的作用,但对供电质量是绝对不利的,不要因为解决现有问题而带来更大的问题及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国内同类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雷过电压保护器,主要由激发器从自然界的电场中吸收并贮存能量。避雷器针尖处于等电位状态。所以通常情况下,每当雷闪发生前,电场强度会迅猛增大,激发器与反应器之间的电位差大致相当于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它们之间的电压降迅速增加会造成尖端与放电球打火,并使尖端周围的空气离子化,形成尖端放电现象,完成第一次放电。第二次下面两个避雷针的中央收集杆和激发器之间的电场迅速增加而造成尖端产生的空气离子化可于极短及准确的时间内放电,因大量电离子的存在,从而使自然的Corona效应减低,产生一预期上行放电通道,可迅速、安全地将雷电截击及安全地泄放到绝缘子保护器实现第三次释放经过连接支柱板与横担释放到大地。结束全部放电过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包括保护器1、连接板A2、连接板B3、绝缘子4和绝缘导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1上端设置有避雷针6,保护器1下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板B3,所述绝缘子4下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板A,连接板A与连接板B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绝缘子4上端通过抱箍7与绝缘导线5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导线5上靠近避雷针处连接有静间隙球8,所述静间隙球与避雷针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连接板B的高度可以通过与连接板B之间的连接来调节。
所述保护器主体1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两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限流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是保护器,2是连接板A,3是连接板B,4是绝缘子,5是绝缘导线,6是避雷针,7是抱箍,8是静间隙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种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包括保护器1、连接板A2、连接板B3、绝缘子4和绝缘导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1上端设置有避雷针6,保护器1下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板B3,所述绝缘子4下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板A,连接板A与连接板B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绝缘子4上端通过抱箍7与绝缘导线5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导线5上靠近避雷针处连接有静间隙球8,所述静间隙球与避雷针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连接板B的高度可以通过与连接板B之间的连接来调节。
所述保护器主体1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两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限流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敏,未经刘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增效变压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混合通信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