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气排放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6174.2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瑜;刘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气 排放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气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式冷冻机的氨气排放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活塞式冷冻机采用乙二醇溶液作为载冷剂,氨作为制冷剂,氨的循环通过活塞式冷冻机的压缩实现,通过液氨蒸发时吸收乙二醇溶液中的热量来降低溶液的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在运行时,氨循环使用,损耗越少越好。
活塞式冷冻机需要定期切换或维护保养,在切换或维护保养时需要停机,停机后必须将存在冷冻机内氨气(压力在1.4Mpa左右)排放,防止氨气冷凝后冻坏冷冻机。排放氨气直接排入大气中,及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氨,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活塞式冷冻机停机时氨气排放污染环境和浪费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式冷冻机的氨气排放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气排放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冷冻机4、进气管线2、排气管线7和排空管线9;所述冷冻机4一端连接进气管线2,另一端连接排气管线7,进气管线2上设置进气阀3,排气管线7上设置排气阀6;排空管线9设置于冷冻机4与排气阀6之间,与排气管线7相连通,排空管线9上设置排空阀5;排空管线9的出口处设置缓冲罐14,缓冲罐14的出口处设置连通进气管线2的回收管线16,缓冲罐14顶端设置排废管线11;所述缓冲罐14的进口处设置阀门A12,出口处设置阀门B15,所述排废管线11上设置排废阀13。
所述氨气排放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氨蒸发器1和氨冷凝器8,氨蒸发器1设置于进气管线2的进口处,氨冷凝器8设置于排气管线7的出口处;排气阀6设置于排空管线9的进口与氨冷凝器8的进口之间。
所述冷冻机可以多个并列设置。
所述冷冻机为活塞式冷冻机。
所述排废管线11出口处连接水罐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氨气,保护环境;减少氨气浪费,节约成本;剩余的氨气排放至水中制成氨水,增加副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氨蒸发器,2、进气管线,3、进气阀,4、冷冻机,5、排空阀,6、排气阀,7、排气管线,8、氨冷凝器,9、排空管线,10、水罐,11、排废管线,12、阀门A,13、排废阀,14、缓冲罐,15、阀门B,16、回收管线,17、进气管线A,18、进气管线B,19、进气管线C,20、进气管线D,21、进气管线E,22、进气阀A,23、进气阀B,24、进气阀C,25、进气阀D,26、进气阀E,27、冷冻机A,28、冷冻机B,29、冷冻机C,30、冷冻机D,31、冷冻机E,32、排空阀A,33、排空阀B,34、排空阀C,35、排空阀D,36、排空阀E,37、排气阀A,38、排气阀B,39、排气阀C,40、排气阀D,41、排气阀E,42、排气管线A,43、排气管线B,44、排气管线C,45、排气管线D,46、排气管线E,47、排空管线A,48、排空管线B,49、排空管线C,50、排空管线D,51、排空管线E。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冻机4、氨蒸发器1、氨冷凝器8、进气管线2、排气管线7和排空管线9。冷冻机4一端连接进气管线2,一端连接排气管线7,进气管线2上设置进气阀3,排气管线7上设置排气阀6。排空管线9设置于冷冻机4与排气阀6之间,与排气管线7相连通,排空管线9上设置排空阀5。排空管线9的出口处设置缓冲罐14,缓冲罐14的出口处设置连通进气管线2的回收管线16,缓冲罐14顶端设置排废管线11。缓冲罐14的进口处设置阀门A12,出口处设置阀门B15,排废管线11上设置排废阀13。氨蒸发器1设置于进气管线2的进口处,氨冷凝器8设置于排气管线7的出口处;排气阀6设置于排空管线9的进口与氨冷凝器8的进口之间。冷冻机4为活塞式冷冻机4。排废管线11出口处连接水罐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冷冻机4正常运行时,进气阀3和排气阀6均开启,排空阀5关闭。氨气经氨蒸发器1蒸发后经进气管线2进入冷冻机4,然后经排气管线7进入氨冷凝器8冷凝后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分配器
- 下一篇:蓄能型太阳能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