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6727.4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葛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胜利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22121 浙江省金华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酸洗 废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酸洗系统[申请号:CN200910115308.X],该酸洗系统有五个子系统组成,即稀释系统、酸洗系统、酸雾收集系统、搅拌系统和废水回收系统。稀释系统可以将配好的稀硫酸直接注入到酸洗槽内,从而控制酸洗液的浓度。酸洗系统采用了平拉式结构的门体和自动散开支架,它可以将酸洗时生成的酸雾阻挡在槽体内部,改善车间的生产环境,提高了酸洗质量,降低了能耗。酸雾收集系统可以吸收酸洗时产生的酸雾,并且冷却后可以重新再利用。搅拌系统可以使酸洗槽内产生一定的稳流,流动的液体可以把物料表面的杂质和沉淀物冲刷下来,从而提高酸洗的质量。废水回收系统可以提取酸洗液中有效的成分进行重新利用。
上述方案虽然设置了酸雾收集系统,但是仍然存在着净化效果不佳,易于造成环境污染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的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置在酸洗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若干底部敞口的集气筒,在集气筒的上方设有一根集气管,所述的集气筒分别通过支管与集气管相连通,且集气管的内径随着连接于其上的集气筒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所述的集气管与第一净化桶相连通,在第一净化桶的一侧设有第二净化桶,第一净化桶的上部和第二净化桶的下部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管道上连接有轴流风机。
在上述的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中,所述的第一净化桶内设有若干第一导流板,所述的集气管连接在第一净化桶的下部。
在上述的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中,所述的管道与第二净化桶相连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净化桶内部且开口朝下。
在上述的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中,所述的第二净化桶内设有若干第二导流板,在第二导流板的下方设有过滤室,在过滤室的下方设有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与水管的一端相连,水管的另一端延伸第二净化桶的上部且在该端设有位于第二导流板上方的喷头,所述的水管上连接有水泵。
在上述的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中,所述的水管上还设有阀门。
在上述的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中,所述的支管上分别设有气阀。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排放出的气体完全符合环保标准,并且在净化的同时能够吸收有用物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集气筒1、集气管2、支管3、第一净化桶4、第一导流板41、第二净化桶5、第二导流板51、过滤室52、储水箱53、管道6、轴流风机7、水管8、喷头9、水泵10、阀门11、气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金属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置在酸洗槽的上方,包括若干底部敞口的集气筒1,在集气筒1的上方设有一根集气管2。集气筒1分别通过支管3与集气管2相连通,且集气管2的内径随着连接于其上的集气筒1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支管3上分别设有气阀12。
集气管2与第一净化桶4相连通,在第一净化桶4的一侧设有第二净化桶5,第一净化桶4的上部和第二净化桶5的下部通过管道6相连通,在管道6上连接有轴流风机7。
第一净化桶4内设有若干第一导流板41,集气管2连接在第一净化桶4的下部。管道6与第二净化桶5相连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净化桶5内部且开口朝下。
第二净化桶5内设有若干第二导流板51,在第二导流板51的下方设有过滤室52,在过滤室52的下方设有储水箱53。储水箱53与水管8的一端相连,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第二净化桶5的上部且在该端设有位于第二导流板51上方的喷头9,水管8上连接有水泵10。水管8上还设有阀门1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集气筒1、集气管2、支管3、第一净化桶4、第一导流板41、第二净化桶5、第二导流板51、过滤室52、储水箱53、管道6、轴流风机7、水管8、喷头9、水泵10、阀门11、气阀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胜利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胜利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