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混凝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314.8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张海春;范会生;郁小芬;陆阿定;孙兆栋;孙保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水混凝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前,需要将海水中悬浮的泥沙、浮游生物、胶体、油污等物质去除。在对海水净化处理过程中,原海水经过加絮凝剂和助凝剂等药剂后,需要经混凝沉淀设备去除污泥,先是进入絮凝池絮凝,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并排出污泥和清水。目前,絮凝池和沉淀池通常是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中进行,工序复杂,基建成本较高。
公告号CN20192387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混凝沉淀装置,它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支脚;箱体分为上部的搅拌池与下部的沉淀池两部分,沉淀池侧壁设置排泥管,搅拌池侧壁上部设置出水管;搅拌池内设置反应室,反应室外侧设置中心布水管,反应室顶部设置减速机,减速机连接反应室内的搅拌轴,搅拌轴前端设置搅拌叶轮,反应室的侧壁上设置进水管与反应室排空管,进水管设置在反应室排空管上方。该一体式混凝沉淀装置的搅拌池主要起混凝效果,且没有排泥装置,可能会造成污泥的淤积而难以处理,同时由于起混凝作用的搅拌装置工作形式较为单一,将会导致混凝反应不完全,混凝效果较差,混凝后的水直接进入沉淀池,沉淀池未具有增强沉淀效果的结构,进入沉淀池的水流不利于沉淀,导致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不佳,出水水质无法满足后续工艺的需要,此外该一体式混凝沉淀装置不适用于海水的净化,特别是高浊度海水的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水混凝除浊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它将絮凝池和沉淀池合二为一,简化了海水净化的工序,节约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对海水的除浊能力强,能有效净化混合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后的海水,使得海水水质能满足后续工艺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水混凝沉淀装置,所述的混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单元、沉淀单元和排污单元,絮凝单元为由依次连接的异向折板区、同向折板区和直板区组成的回廊式结构,沉淀单元包括配水区、排水区和沉淀区,排水区设于配水区之上,沉淀区由上部的集水区和下部的斜管沉淀区组成,配水区通过配水孔与斜管沉淀区连通,集水区与排水区连通,絮凝单元通过底部穿孔与沉淀单元的配水区连通,排污单元横贯絮凝单元和沉淀单元底部。
混合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后的高浊度海水通过混凝沉淀装置入水口首先进入絮凝单元,依次进入异向折板区、同向折板区、直板区,水流在折板区依次上下翻转,再从底部穿孔进入配水区,然后进入斜管沉淀区,最后由上部的集水区流入排水区并经出水口排出,絮凝单元、沉淀单元产生的污泥由排污单元的排泥管进入污泥收集管然后排至排泥池。斜管沉淀区上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斜管,斜管的倾斜角度为45°-60°,斜管沉淀区下部为进水缓冲区,斜管利于污物沉淀,水流从下往上经过斜管区域,污物易于沉淀。
作为优选,配水区为长方体形的通道,排水区为一截面为U形的排水槽,集水区由若干平行设置的集水槽组成,集水槽截面为U形,集水槽与排水槽垂直连接,集水槽的两侧壁上均开有若干集水孔。集水孔以收集净化后的海水进入集水槽,再由集水槽送至排水槽排出。
作为优选,排污单元由若干个排泥装置组成,排泥装置包括排泥管、污泥收集管和排泥阀,排泥管横贯絮凝单元和沉淀单元底部,排泥管下部的两侧各开有若干排泥孔,排泥管的两端分别与污泥收集管连接,排泥阀与污泥收集管的排泥口连接。排泥阀为电磁阀,利于自动化控制。
作为优选,排泥装置有三个,每个排泥装置均具有一组由左、右两个排泥阀组成的排泥阀组,三组排泥阀组依次循环开启,排泥阀组开启间隔时间为0.5~1.5小时。三组排泥阀组一组接着一组依次循环开启,一组开启时,另外两组是关闭的。若三组排泥阀组同时开启,这样排泥量容易过大,没有过多的泥可以排,这样变成排海水了,不利于净化和装置的连续运行,三组排泥阀组间隔开启,这样使得排泥阀排泥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不会无泥可排,也不会使污泥积累过多,又可确保装置的连续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絮凝池和沉淀池合二为一,简化了海水净化的工序,节约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对海水的除浊能力强,能有效净化混合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后的海水,使得海水水质能满足后续工艺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种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一种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一种C-C剖视图;
图5是图1的一种D-D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孔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精密药液过滤器的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