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储物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534.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葆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B65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周家欣;赵郁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巧***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储物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物袋,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储物袋,属日常生活用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储物袋一般包括袋体和密封口,在使用者将如手机、相机、便携式个人电脑等物件放进袋体内之后,使用者只需将闭上密封口,袋体外的水便不能进入袋体内。密封口一般可以是拉链式,但若使用者不慎未完全拉上拉链,或是拉链因已使用太久而出现细小的缺口而使用者未能察觉,则袋体外的水便会进入袋体内,以致袋体内的物件因被水沾湿而受损。因此,市场上是需要一种在使用者将物件放入袋体内之后,但在使用者将袋体放入水之前,可向使用者显示防水袋的防水功能是否仍然正常操作的防水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向使用者显示防水袋的防水功能是否仍然正常操作的防水袋,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储物袋,包括一端开口的袋体和设于所述袋体开口端以密封所述袋体的袋口,所述袋口的内表面为光滑面,其由平滑的软身塑料制成,其表面不含任何自黏胶或外加黏性物料;所述袋体内设置有多孔弹性物料,如天然棉、纤维棉、化纤棉、乳胶海棉、天然海棉等。
所述多孔弹性物料的尺寸可覆盖所述袋体的全部面积、或只覆盖所述袋体的部分面积。
所述多孔弹性物料活动设置于所述袋体内,可按使用者需要放入或取出;亦可以热压等方式固定于所述袋体内。
所述袋体由可压缩并回弹的材料制成,所述可压缩并回弹的材料为可供使用者从所述袋体外操作放置在所述袋体内的物件的触屏的塑料,如PVC、TPU、硅胶等。
所述袋口一般设于所述袋体的上端,所述袋口或袋体可加设挂绳及/或挂绳孔以增加便携性。
所述多孔弹性物料可以透气物料如透气布料或设有开孔的塑胶物料包封,四周设置为较厚以使中间部分留有凹位,方便将物件定位在袋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先打开袋口,将物件放入袋体内,然后用手将袋体内的空气压出,多孔弹性物料因此会被压缩;将空气压出后,将光滑面构成的袋口用手或其它软物扫平,使其更加平滑地黏合。当袋口的两侧的光滑面互相贴在一起时,因两光滑面之间不含空气和空间,故会平滑到自动黏在一起,使其之间没有任何隙缝,空气和水均无法进出。由于袋体外面的空气或水密度高,压力高,而里面的空气少,压力低,致使光滑面互相紧贴,袋体便可维持气密和水密状态。
只要袋体维持气密和水密状态,袋体内的多孔弹性物料便不会因吸入空气而膨涨,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多孔弹性物料有否膨涨而得悉袋体的防水功能是否正常;在将袋体放入水之前,若使用者看到多孔弹性物料膨涨,便立即知道袋口未密封好,可重新密封袋口,减低因袋体入水而损坏袋体内的物件的风险。此外,因袋体内近乎真空,故若袋体内放置的是设有电子触屏的产品,电子触屏和袋体一侧内表面之间不会存有空隙,即使有袋体阻隔仍无阻使用者使用产品的电子触屏,为使用者带来在水中操作电子产品的便利。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本储物袋的抽真空结构主要采用互相紧贴的由平滑的软身塑料制成的光滑面形成密封效果,由于软身塑料质地较软,易于变形及回复原来的状态,光滑面之间较易相互贴合,贴合后亦不易产生缝隙,所以密封效果更加理想,气密和水密保持时间更长。而且这种真空储物袋不含有任何硬件,不会弄破袋体内的物件或其他贴近袋体的物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主体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多孔弹性物料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葆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葆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乌骨藤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热熔性非金属材料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