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舱口盖接缝处新型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763.2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军;冯美福;於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凯航通力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9/26 | 分类号: | B63B19/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6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口 接缝 新型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水装置,特别是一种船用舱口盖接缝处的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各种货运船舶,为了便于装卸载货物,每个货舱在主甲板上均设有大开口,考虑船舶需在江海上航行容易上浪和天气的原因,每个舱必须设置一套水密的舱口盖,保证货舱不进水从而起到保护货物的作用。
舱口盖在设计时,每个货舱的舱口盖有设计成一块的,也有设计成多块盖板组合成一套的,现在使用的舱口盖大部分都是多块盖板组成的一个密封盖板组合,那么两块盖板之间就需要设置排水装置来达到舱盖的水密性要求。
另外,流水槽内侧经常与水接触,很容易锈蚀,船东对这一区域的冲砂油漆质量要求非常高。
一般情况下,下流水槽采用角钢形式,两条边的夹角为90°,由于下流水槽与橡皮槽之间的缝隙L比较小,基本没有抛射/喷射角度,这样下流水槽垂直边内侧很难抛丸除锈,只能用砂纸人工打磨,很难达到Sa2.5的表面粗糙度的除锈要求,同样的原因,喷涂油漆时,该区域也喷不到,只能人工刷涂,费时费工,还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效率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舱口盖接缝处新型防水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水密封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舱口盖接缝处新型防水装置,其包括艏盖板上设置的上流水槽以及艉盖板上设置的下流水槽,上流水槽底部设置有压缩扁钢,所述压缩扁钢突出上流水槽,在突出的压缩扁钢端处,艉盖板上设置有橡皮槽,所述橡皮槽内设置有与压缩扁钢配合密封的橡皮,下流水槽设置在橡皮槽下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冲砂除锈和喷涂油漆过程中抛射/喷射角度不到位的问题,所述下流水槽采用折边板焊接在艉盖板上构成,折边板两边之间夹角为120°,这样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水密封的功能,保证了货舱不进水。本实用新型下流水槽的结构有效解决冲砂除锈和喷涂油漆过程中抛射/喷射角度不到位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船用舱口盖接缝处新型防水装置包括艏盖板7上设置的上流水槽4以及艉盖板6上设置的下流水槽1,上流水槽4底部设置有压缩扁钢5,所述压缩扁钢5突出上流水槽4,在突出的压缩扁钢5端处,艉盖板6上设置有橡皮槽2,所述橡皮槽2内设置有与压缩扁钢5配合密封的橡皮3,下流水槽1设置在橡皮槽2下方。
生产时,将橡皮槽2焊接安装在艉盖板6上,橡皮3安装在橡皮槽2内,在它们接合面涂上胶水保证水密性。
然后将上流水槽4焊接安装在艏盖板6上,压缩扁钢5焊在上流水槽4上,舱盖关闭时,通过压缩扁钢5压缩橡皮3来保证水密性。
最后将下流水槽1焊接安装在艉盖板6上,且在橡皮槽2的下面临近处,当开启舱盖时,橡皮3上面的残余水就可以流入下流水槽1排到舱口外。
所述下流水槽1采用折边板焊接在艉盖板6上构成,为了有效解决上述冲砂除锈和喷涂油漆过程中抛射/喷射角度不到位的问题,折边板两边之间夹角为120°,这样便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而且工作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凯航通力船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凯航通力船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