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罩玻璃管内壁带凸条镜面反光层的真空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999.6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利丰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管 内壁 带凸条镜面 反光 空集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罩玻璃管内壁带凸条镜面反光层的真空集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利用罩玻璃管内壁反射面聚光的内玻璃管偏心真空集热管,它具有接收太阳光范围更大、内玻璃管细因而散热面积小和热沉小的优点,同比可以提高能效比20%左右。但内玻璃管偏心封接难度较高。
现有一种集热管,在真空层内嵌入金属CPC反光板,即复合抛物面聚光板。CPC反光板对太阳光入射角变化不敏感,但采用嵌入式金属CPC反光板成本高,金属板还会放气使真空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罩玻璃管内壁带凸条镜面反光层的真空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用罩玻璃管和内玻璃管同心嵌套布置并将两端口融封连接后退火、上排气台将两玻璃管之间的夹套层抽真空并离封,制成一个罩玻璃管内壁带凸条镜面反光层的真空集热管。在内玻璃管外表面真空溅射选择性吸收膜;在罩玻璃管内壁不大于180度圆周角范围内制作镜面反光层,所述镜面反光层的长度略短于罩玻璃管的长度。镜面反光层可以采用蒸铝实现。罩玻璃管含有一个向内突起的凸条;所述凸条的位置在镜面反光层区域内,凸条表面带有镜面反光层。带凸条的罩玻璃管可以用成型模直接拉制出来。
还可以令内玻璃管偏心布置,并令所述凸条顶点与内玻璃管之间的间隙小于5毫米。
还可以令凸条的两边斜面为一维复合抛物面。这里的一维复合抛物面能将入射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光线全部投射到内玻璃管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罩玻璃管向内突起的凸条镜面反光层。使原来照射在平滑罩玻璃管内壁反射面的光线,因为遵循入射角=反射角而全部不能反射到内玻璃管的现象发生改变:因为凸条的斜面采用复合抛物线,经罩玻璃管圆形内壁镜面反光层反射在凸条镜面反光层上的光线,被全部投射到内玻璃管的吸收膜上,实现了对光线的汇聚。较少偏心的内玻璃管制造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个罩玻璃管内壁带凸条镜面反光层的真空集热管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罩玻璃管横截面的放大。
图中1.罩玻璃管;2.凸条;3.内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共同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和图2中,在罩玻璃管1内壁不大于180度圆周角范围内制作镜面反光层。镜面反光层如图中白色点划线所示。罩玻璃管1横截面带有一个向内突起的凸条2。内玻璃管3与罩玻璃管1之间偏心封接。罩玻璃管1的凸条2顶点与内玻璃管3之间的间隙小于2毫米。由于镜面反光层的限制,只有在罩玻璃管1内壁无镜面反光层的窗口才能入射进阳光;并且只有从内玻璃管3一侧进入的阳光才能反射到凸条2的同侧一维复合抛物面表面。由于最终反射到凸条2的阳光的入射角变化范围有限,并且内玻璃管3直径相对比较大,使得照射到凸条2的阳光有可能全部投射到内玻璃管3表面。凸条2与内玻璃管3之间的距离越小,漏损的光线就越少。
图1和图2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穿过罩玻璃管1上部的阳光,中间部分在内玻璃管3吸收膜上转变为热能,两侧部分照射在镜面反光层上,再反射到内玻璃管3的吸收膜上或者,经过罩玻璃管1凸条2的同侧一维抛物面表面照射到内玻璃管3上,实现罩玻璃管1的聚集功能。由于凸条2表面为复合抛物面,即使光线的入射角少量变化,也可以全部被投射到内玻璃管3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利丰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利丰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