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216.6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元;罗明树;王明云;罗正;江元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D17/02;B01D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细化工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细化工中集水蒸气蒸馏,回流反应,液液分离,一定范围自动恒温于一体的化工合成装置,属于精细化工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往往伴随着回流,液(气)液分离,恒温,恒压操作等操作全过程,缺一不可,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多种装置分别完成不同的操作步骤,多种装置分开工作,并未成套装配,使得厂房占地面积大,浪费大量资源,且操作强度大难以控制,给化工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回流、气液分离、液封、恒压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占地面积少却实现了精细化工装置万能一体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包括冷凝器、油水储存器以及反应釜,所述冷凝器顶端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连接,冷凝器底端通过管道与置于油水储存器内部的插入式液下管连接,所述油水储存器底端、第一U型弯管、第二U型弯管以及反应釜依次连通,其中第一U型弯管与第二U型弯管对接形成液封。
上述油水储存器一侧设置有溢流口,且溢流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连接。在油水储存器内设置溢流口,便于上层液体的回收。
上述第一U型弯管底端设置有分离收集口,便于回收密度较大液体的回收。
上述反应釜底端也设置有分离收集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回流,油水分离,液封,恒压于一体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不仅解决了精细化工合成在沸腾状态下的难以控制,难以操作的难题,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成套配合便于生产、占地面积少以及易于控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冷凝器;2.油水储存器; 3.反应釜;4.插入式液下管; 5.第一U型弯管;6. 第二U型弯管;7.溢流口;8.分离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包括冷凝器1、油水储存器2以及反应釜3,冷凝器1顶端通过管道与反应釜3连接,底端通过管道与置于油水储存器2内部的插入式液下管4连接,油水储存器2底端、第一U型弯管5、第二U型弯管6以及反应釜3依次连通,其中第一U型弯管5与第二U型弯管6对接形成液封。油水储存器2一侧设置有溢流口7,且溢流口7通过管道与反应釜3连接;第一U型弯管5底端设置有分离收集口8;反应釜3底端也设置有分离收集口8。气体物料经冷凝器1冷凝后通过插入式液下管4进入油水储存器2,在油水储存器2内分离后,一部份轻组分经过溢流口7排入反应釜3中,重组分可通过第一U型弯管5底端设置的分离收集口8回收。(全回流就可以关闭分离收集口,保持全回流)。也可以通过调节分离收集口8调节溢流口7的溢流量,达到调节回流比的目的,最终做到多功能操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双氢青蒿素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pH半自动控制加料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