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蜗杆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448.1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元勋;赵泽敏;孟东阁;方忠坚;於陈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特别是一种锥蜗杆减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是靠蜗轮与蜗杆之间的滑动摩擦传递动力,在高速重载之下,会产生高温,使蜗轮与蜗杆的轮齿上产生胶合、点蚀和磨损。从而降低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蜗轮蜗杆靠滑动摩擦传递动力的方式还存在着传动比大、效率过低和功率与重量比小的问题;而当今减速器是朝着大功率、大传动比、小体积、高效率及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的。
锥蜗杆传动最早是美国伊利诺斯工具公司研制成功;锥蜗杆传动是一种空间交错轴的传动机构,蜗杆是由在节锥上分布的等导程的螺旋所形成的,蜗轮在外观上像一个双曲线齿锥齿轮,锥蜗轮与锥蜗杆配对,锥蜗杆置于锥蜗轮的一侧,外形都是锥形的,故称为锥蜗杆传动;锥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范围大,啮合点数多、重合度大、承载能力高,滑动速度小、润滑条件好、效率高,工作平稳,侧隙便于控制和调整,方便离合等优点。可实现大传动比,单级可达i=10 ~ 4000,且效率比现有技术高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蜗轮蜗杆减速器存在的缺点,根据锥蜗杆传动良好的特性,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工作平稳、滑动速度小、传动精度高的锥蜗杆减速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大齿轮通过大齿轮套筒和轴肩定位,用齿轮键连接固定于输出轴上,输出轴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支撑于下箱体,并由端盖和垫圈密封定位、螺钉紧固;锥蜗轮通过套筒与轴肩定位并通过键连接固定于齿轮轴上,齿轮轴由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支撑,通过后端盖和前端盖固定于下箱体之上,齿轮轴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在上箱体采用螺钉固定套杯、垫圈;锥蜗杆由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支撑于上箱体,连接端盖、垫圈和调整螺母固定锥蜗杆轴;由定位销定位,一组螺钉、垫片连接上箱体和下箱体,使得固定在上箱体的锥蜗杆和固定在下箱体的锥蜗轮相互啮合;电机法兰通过连接端盖连接固定于上箱体,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锥蜗杆相连,并采用止动螺钉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工作平稳,滑动速度小,可实现空间交错轴传动和传动比≥50的传动;2、锥蜗杆的两端支承结构,使得支承刚性好,螺母前后的调节,使得啮合更加平稳、精确,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和精确性;3、安装锥蜗轮的齿轮轴上的齿做成斜齿,可有效地抵消锥蜗轮轴向力,改善轴承的受力状况;4、联轴器和连接端盖的特殊结构,可使减速器与电机联接、电机轴与锥蜗杆(轴)的联接更加方便、可靠;5、减速器箱体中央加一支承座块的方法,使得减速器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锥蜗杆减速器主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锥蜗杆减速器装配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锥蜗杆减速器三维结构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锥蜗杆减速器连接端盖和联轴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锥蜗杆减速器,包括传动部分,连接、封闭等部分,其特征在于:大齿轮27通过大齿轮套筒29和轴肩定位,用齿轮键26连接固定于输出轴23上,输出轴23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24支撑于下箱体28,并由端盖21和垫圈25密封定位、螺钉紧固;锥蜗轮17通过套筒30与轴肩定位并通过键31连接固定于齿轮轴18上,齿轮轴18由两个角接触球轴承支撑,通过后端盖15和前端盖19固定于下箱体28之上,齿轮轴18齿轮与大齿轮27啮合;在上箱体7采用螺钉固定套杯9、垫圈10;锥蜗杆8由两个角接触球轴承6支撑于上箱体7,连接端盖4、垫圈5和调整螺母11固定锥蜗杆轴;由定位销14定位,一组螺钉12、垫片13连接上箱体7和下箱体28,使得固定在上箱体7的锥蜗杆8和固定在下箱体28的锥蜗轮17相互啮合;电机1法兰通过连接端盖4连接固定于上箱体7,电机1轴通过联轴器2与锥蜗杆8相连,并采用止动螺钉3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接式连接头
- 下一篇:一种滑动导套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