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870.7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华;邹晶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霉素 软膏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
背景技术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化疗后药物对机体组织细胞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速度大于修复速度,肛周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引发便秘。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对276例白血病患者的回顾性调查研究显示,90例初治患者便秘发生率高达88.9%,186例接受巩固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中,便秘发生率为40.9%。便秘常可引起肛周黏膜破损及肛裂,后者不仅导致患者排便时剧烈疼痛,诱发严重感染,而且是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治疗肛周黏膜破损及肛裂的药物主要有红霉素软膏。如图1所示,市场上的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管体01的出口部02为圆柱状,使用时在圆柱出口部02的顶部扎一个出膏口021,用力挤压红黄霉素软膏包装管的管体01,红霉素软膏则从出膏口021挤出。由于目前的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管体01的出口部02为圆柱状,直接使用该红霉素软膏包装管涂抹肛周时,药物难以涂抹到肛周深处,并且红霉素软膏始终处于圆柱出口部02的前端,难以均匀涂抹肛周。因此,提供一种红霉素软膏包装管,可以均匀地将红霉素软膏涂抹在肛周,且可以涂抹到肛周深处,具有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能够将红霉素软膏较为均匀地涂抹在肛周,并且能够涂抹到肛周深处。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给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包括管体,还包括出口部,所述出口部的底端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出口部的顶端具有出膏口;沿所述出口部的顶端至底端方向,所述出口部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出口部的横截面为圆锥形或圆台形。
作为优选,还包括无菌涂药器,所述涂药器套装于所述出口部。
优选地,所述无菌涂药器的内壁与所述出口部的外壁紧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无菌涂药器的底端内壁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出口部具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为环状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凹槽为环状定位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无菌涂药器的底端内壁具有定位凹槽,所述出口部具有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为环状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凹槽为环状定位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部的锥度为45~60°。
作为优选,所述出膏口的直径为1~3mm。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包括管体,还包括出口部,所述出口部的底端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出口部的顶端具有出膏口;沿所述出口部的顶端至底端方向,所述出口部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出口部沿其顶端至底端方向,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出口部充分贴近肛周,然后挤压肛用管体,袋内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则由出膏口挤出,充满在肛周与出口部的外壁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能够将红霉素软膏较为均匀地涂抹在肛周,并且能够涂抹到肛周深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次性涂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能够将红霉素软膏较为均匀地涂抹在肛周,并且能够涂抹到肛周深处。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肛用红霉素软膏包装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底主动按摩健步机
- 下一篇:便携式太阳能充电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