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床碎煤加压煤气化制氨合成气与SNG联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997.9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东;支红利;陈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际化建工程咨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52 | 分类号: | C01B3/52;C10L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21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床 加压 煤气化 合成气 sng 联产 装置 | ||
1.固定床碎煤加压煤气化制氨合成气与SNG联产装置,包括CO变换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液氮洗装置、合成氨装置,其粗煤气依次经过CO变换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液氮洗装置、合成氨装置后送出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氮洗装置中设置有SNG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洗装置包括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氮洗塔、分离罐、闪蒸罐、甲烷精馏塔、气液混合器、气气混合器;所述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中压氮气入口通过第一管线接空分的中压氮气,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中压氮气出口通过第二管线接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中压氮气入口,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中压氮气出口通过第三管线接所述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中压氮气入口,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液氮出口通过第四管线接至所述氮洗塔上部的液氮入口;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原料气入口通过第五管线接至所述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原料气出口,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原料气出口通过第六管线接至所述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原料气入口,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原料气出口通过第七管线接至分离罐侧壁上的原料气入口;所述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分离甲烷馏分后的原料气出口,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甲烷馏分液体出口,所述分离甲烷馏分后的原料气出口通过第八管线接至所述氮洗塔下部的原料气入口,所述甲烷馏分液体出口通过第九管线接至所述甲烷精馏塔下部的甲烷馏分入口;所述氮洗塔的顶部设置有氮洗气出口,氮洗塔的底部设置有馏分液体出口;所述甲烷精馏塔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甲烷精馏塔的底部设置有SNG液体出口;所述氮洗气出口通过第十管线接至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入口,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接至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氮洗气入口,在所述气液混合器上还设置有第一配氮口,所述第一配氮口通过第十一管线以及第一节流阀接至所述第四管线;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氮洗气出口接至所述气气混合器的入口,气气混合器的出口通过第十二管线接至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氮洗气入口,在所述气气混合器上还设置有第二配氮口,所述第二配氮口通过第十三管线以及第二节流阀接至所述第三管线;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氮洗气出口一方面通过第十四管线接所述低温甲醇洗装置中的冷合成气入口,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 的氮洗气出口另一方面通过第十五管线接所述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合成气入口,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合成气出口通过第十六管线接合成氨装置的热合成气入口,所述低温甲醇洗装置中的热合成气出口接第十六管线;所述氮洗塔底部的馏分液体出口通过第十七管线接至所述闪蒸罐上的馏分液体入口,所述甲烷精馏塔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十八管线接所述闪蒸罐上的气体入口;所述闪蒸罐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闪蒸罐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闪蒸罐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十九管线接至所述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入口,闪蒸罐底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十管线接至所述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入口,所述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出口通过第二十一管线接至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入口,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出口通过第二十二管线接至所述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入口,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燃料气出口通过第二十三管线接至燃料气储罐;所述甲烷精馏塔底部的SNG液体出口通过第二十四管线接至所述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入口,第三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出口通过第二十五管线接至所述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入口,第二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出口通过第二十六管线接至所述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入口,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出口构成所述液氮洗装置中的SNG出口,该第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SNG出口通过第二十七管线接至SNG储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际化建工程咨询公司,未经上海国际化建工程咨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9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块类大型锻件的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罐底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