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9037.4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委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龙天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6;A47J31/4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44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全自动 泡茶 装置 | ||
1. 一种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智能控制芯片、控制面板、推茶机构、设置于推茶机构下方的泡茶机构及置于泡茶机构内的倒茶机构构成;
智能控制芯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包含储存有用于预先存储不同茶类的泡茶水温,泡茶水量、泡茶时间的泡茶数据存储模块;茶叶种类识别系统:用于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不同茶种类的茶盒内不同区域装置了的永磁物质,以实现对茶叶种类进行识别并反馈信号至系统中央处理器CPU,选择相应的包括泡茶水温、泡茶水量、泡茶时间、冲泡次数在内的冲泡方式;
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系统工作主电路工作启动或关闭及显示各种状态;
泡茶机构:由并列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烧水缸、储茶缸以及设置于烧水缸顶部并可与烧水缸一体成型的喷淋体、用于控制向烧水缸内注水的第一水泵、用于抽走烧水缸内部水供喷淋用第二水泵、用于将烧水缸水抽至储茶缸储存待饮用的第三水泵、连接水嘴且用于将储茶缸内茶水抽出的第四水泵组成;烧水缸进水口连接控制进水的电磁阀,电磁阀的开启和闭合由智能控制芯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在烧水缸内部设置有烧水缸温度传感器、烧水缸水位传感器及发热管,烧水缸温度传感器、烧水缸水位传感器输出端接中央处理器CPU相应的数据输入口,用以输入控制信号控制发热管的通、断电、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启动或关闭,烧水缸底部设置第二水泵,在喷淋体底部与烧水缸顶部接合部通过滤网座设置有滤网,喷淋体顶部内侧中央设置有喷头和外侧设置有散热鼓风机,喷淋体左侧形成茶包入口,茶包入口连接倾斜设置的左侧面设置茶包滑板,第喷淋体上的茶包入口处设置第二步进电机及进口挡板,由第二步进电机控制进口挡板绕轴旋转以开启和闭合茶包入口;
倒茶机构由第一步进电机及回收箱构成;喷淋体底部设置有用以控制滤网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第一步进电机,喷淋体右侧面设置有茶包出口并装配有可向外侧自由开启、且由自重可复位以闭合茶包出口的出口挡板,回收桶并列设置于烧水缸右侧,喷淋体上的茶包出口右下侧方,以回收淋泡过的茶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推茶机构由茶盒固定座、茶盒支板、导轴、传动机构、茶包推板、茶包、茶盒、传动机构固定座、红外感应器、推茶前限位开关、推茶后限位开关构成;茶包推板固定于传导机构固定座上由传动机构控制其沿导轴进行往复式运动,左右端分别由茶前限位开关、推茶后限位开关通过智能控制芯片的中央处理器CPU做限位控制,茶盒支板装置在茶盒固定座中部,内部装满茶包的茶盒放置在茶盒支板上,在茶盒固定座内部位于茶盒出茶包的部位设置有用以控制传动机构停顿的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推茶前限位开关、推茶后限位开关输出端均接至中央处理器CPU相应的数据输入口,以控制推茶机构进茶包、推茶包、传动机构的往复运动运行及停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由变速马达、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构成,茶盒固定座底部设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条,茶盒固定座底部、位于传动齿条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推茶前限位开关、推茶后限位开关,传动齿轮装配于变速马达上,并与茶包推板一并固定于传导机构固定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茶缸内部设置用以恒温控制茶水温度储茶缸发热管及储茶缸温度传感器,储茶缸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芯片的中央处理器CPU,用以控制当茶水温度低于设定低温值时,启动储茶缸发热管接电工作,而达到设定高温值时储茶缸发热管断电停止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体顶部设置有散热鼓风机,以喷淋茶包时散发出茶香味的茶香水蒸汽经导管排出泡茶机构外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全自动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阀连接自来水净化系统,用以将自来水净化后输入泡茶机构的烧水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龙天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龙天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90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丁二烯合成塔循环管
- 下一篇:一种锯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