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0563.2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富源;黄民杭;薛颖谦;李坤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3/00 | 分类号: | G03B3/00;G0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手震 镜头 对焦 模块 共振 抑制 结构 | ||
1.一种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镜头对焦结构,其内具一第一可动部及一第一不可动部,该第一可动部承载一镜头延着一光线轴向动作;
一防手震结构,其内具有一第二可动部及一第二不可动部,该第二可动部则进行垂直于该光线轴向的动作;以及
至少一吸震材料,加入于该第一可动部与该第一不可动部之间,以及加入于该第二可动部与该第二不可动部之间,吸收该第一可动部及该第二可动部的因动作颤动,抑制该第一可动部及第二可动部的共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震材料为软性凝胶材料件、软性弹簧材料件、软性橡胶材料件或吸震胶带材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对焦结构至少包括:
一镜头承载座,作为该第一可动部,中心装设该镜头,四周包覆一线圈;以及
一框架,作为该第一不可动部,中心容置该镜头承载座,该框架侧缘嵌设有多个磁性元件,对应于该线圈外侧,且不接触该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震材料为加入于该框架的侧缘与镜头承载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侧缘上还开设一容置槽口,用以加入该吸震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手震结构至少包括:
一外框,作为该第二不可动部,并连接至该镜头对焦结构;
一承载基板,其上设有一影像感测元件,并连接至该外框成为该第二不可动部;
一镜片架,其上配设一补正镜片,作为该第二可动部;
至少一可挠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二可动部与该第二不可动部之间,将该补正镜片悬吊于该光线轴向上;
一磁铁元件,包括至少一x轴磁铁及至少一y轴磁铁;以及
一线圈元件,包括至少一x轴线圈及至少一y轴线圈,且与该磁铁元件相互对应而不接触;
其中该线圈元件与该磁铁元件,其中之一连接于该第二可动部,而另一连接于该第二不可动部,且相互对应之间加入该吸震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元件将该补正镜片悬吊于该镜头对焦结构与该影像感测元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元件将该补正镜片悬吊于该镜头对焦结构的光线轴向进入口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元件为多个悬吊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元件为一弹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手震结构至少包括:
一外框,作为该第二不可动部;
一承载基板,其上设一影像感测元件,连接至该外框成为该第二不可动部;
至少一可挠性元件,连接于该镜头对焦结构与该第二不可动部之间,使该镜头对焦结构成为该第二可动部,将该镜头对焦结构悬吊于该外框内部的该光线轴向上;
一磁铁元件,包括至少一x轴磁铁及至少一y轴磁铁;以及
一线圈元件,包括至少一x轴线圈及至少一y轴线圈,且与该磁铁元件相互对应而不接触;
其中该线圈元件与该磁铁元件,其中之一连接于该第二可动部,而另一连接于该第二不可动部,且相互对应之间加入该吸震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元件为多个悬吊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元件为一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5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