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包装箱连接的弹性卡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1574.2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前程包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26 | 分类号: | B65D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徐乐慧;马贺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包装箱 连接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循环包装运输容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新型循环包装箱的弹性卡扣。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运输包装箱均采用传统的木箱,而传统木箱其各构件的组装方式都是采用钉子钉合的方式,这种组装方式存在有诸多不足:如不安全的隐患较多;并且每个木箱采用铁钉钉合结构,在开箱时需要采用专业的工具,导致开箱时非常麻烦;传统包装箱的每片箱板不利于回收循环利用,最终使包装箱箱体被迫采取抛弃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这些问题,曾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包装箱连接件,如中国专利(CN2536518Y)中公开的弹性卡子,它是由两个折弯边构成的弯折结构,每一个折弯边的尾端设有弧形卡扣,该弹性卡子可实现无钉装箱,便于每个构件的回收利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开箱时需采用专业的开启工具,不适应物流中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快速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卡扣,可以针对现有包装箱的缺陷,将相邻箱板构件扣合成整体牢固的结构,具有操作简便而且拆装时简捷快速, 在紧急状态下可用任一扁平铁质构件完成对包装箱的拆卸,且每个卡扣之间能实现相互开启,可大大减少了包装箱的拆装箱的时间,能实现包装箱在几分钟内迅速完成拆箱及装箱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包装箱连接的弹性卡扣由一整片的钢制铁片模压及弯折制成,所述弹性卡扣包括有弯折形成且相互连接成一体的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所述第一弯折边与所述第二弯折边的长度不等,且在所述第一弯折边与第二弯折边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在所述第一弯折边与所述第二弯折边未相连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U型弧卡扣,所述每个U型弧卡扣包括向所述夹角内弯折的第一弧形段、沿所述第一弧形段向反方向弯折的第二U型段,在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二U型段之间形成一U型槽,并在所述第二U型段的末端往所述U型槽内弯折的小弯折边。
所述U型弧形卡扣向所述夹角内弯折的第一弧形段的折角小于90°。
所述第二U型段的弯折弧度为180°。
所述小弯折边往内弯折的角度为127~130°,所述小弯折边的长度为2~3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卡扣由一长一短两个弯折边构成,尤其在两个弯折边的末端均设有U型弧卡扣,利用U型弧卡扣可实现两个弹性卡扣之间的相互啮合及互开,即第一个卡扣的小弯折边与第二个卡扣的小弯折边接触形成受力点,第一个卡扣的第一弧形段与另一个卡扣(作为开启工具)的第二U型段接触形成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将第一个卡扣从包装箱的卡槽中撬出,完成弹性卡扣的拆卸。因而使得每个弹性卡扣都可成为包装箱的拆卸工具,开启工具依赖性低,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包装箱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扣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所示局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弹性卡扣互开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所示的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扣连接的包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包装箱连接的弹性卡扣由一整片的钢制铁片经模压及折弯工艺制成,钢制铁片的材质优选为65Mn弹簧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卡扣包括有弯折形成且相互连接成一体的第一弯折边1和第二弯折边2,第一弯折边1与第二弯折边2的长度不等,且在第一弯折边1与第二弯折边2之间形成的夹角4小于90°,在第一弯折边1与第二弯折边2未相连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U型弧卡扣3,每个U型弧卡扣3包括向夹角4内弯折的第一弧形段5、沿第一弧形段5向反方向弯折的第二U型段6,在第一弧形段5与第二U型段6之间形成一U型槽7,第二U型段6的弯折弧度与第一弧形段5呈180°,并在第二U型段6的末端往U型槽7内弯折有小弯折边8,该小弯折边8往U型槽7内弯折的角度为127~130°,长度为2~3毫米。
如图6所示,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弹性卡扣用于一个完整的包装箱,该 包装箱由盖板10、侧板11、端板12及底座13构成。在盖板10、侧板11、端板12及底座13各块的边缘处均设有卡槽9,该卡槽9的深度与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扣的U型弧卡扣3相配合,即可使本实用新型中的U型弧卡扣3能完全卡入卡槽9内。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扣的第一弯折边1的长度最佳的是等于第二弯折边2的长度加包装箱箱板的板厚,所以装箱时注意第一弯折边1与第二弯折边2的长短变化,并且在装箱时,只要将弹性卡扣一端的U型弧卡扣3放入包装箱的卡槽9内,再用手掌压第一弯折边1,将另一端的U型弧卡扣3压入另一包装箱箱板中的卡槽9中,将每个弹性卡扣都卡好,则完成包装箱的组装。拆卸时只要利用工具开启一个弹性卡扣,如图4和图5所示,即利用U型弧卡扣3实现两个弹性卡扣之间的相互啮合及互开,即第一个卡扣的小弯折边与第二个卡扣的小弯折边接触形成受力点,第一个卡扣的第一弧形段5与另一个卡扣(作为开启工具)的第二U型段6接触形成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将第一个卡扣从包装箱箱板的卡槽9中撬出,完成弹性卡扣的拆卸。巧妙地利用了小弯折边作为防打滑段及U型弧段的特征实现两个卡扣的互开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前程包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前程包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1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6-00 具有全部或主要由金属、塑料、木材或其代用材料制作的两件或多件刚性的,或基本上刚性的元件相互连接或组装构成主体的容器
B65D6-02 . 以形状为特点的
B65D6-08 . 骨架或类似有孔的结构的,例如由相互编织或相互咬合的挠性材料制造的
B65D6-10 . 有由面对面隔一定间距配置的多层板构成的器壁,如双层壁
B65D6-14 . 有由层压板构成的器壁,如胶合板构成的器壁
B65D6-16 . 可折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