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冲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2607.5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章;徐兆明;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流 永磁 伺服 电动机 定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冲片结构,它适用于工业用缝纫机、鼓风机、真空泵等场合。
技术背景
定子结构目前多采用12槽或15槽定子分布绕组嵌线结构;该结构所需的嵌线员工较多,增加了企业的招收员工的难度,同时难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及单班产量;更为重要的是,电机齿槽效应明显,瞬时断电时,转子定位不精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机在瞬时停转下定位精准的用于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冲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在冲片本体上设置有由定子槽间隔开的定子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定子齿的齿面上开设有辅助槽。
所述的辅助槽为矩形槽、三角槽或者半圆槽。
所述的矩形槽的宽度为2mm,深度为0.5mm~1.5mm。
所述定子齿为六个,在单个定子齿上的辅助槽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定子六槽整圆结构,采用数控绕线机绕线,提高了单产,并能迅速的解决企业员工缺口,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及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减少分布绕组嵌线时存在的端部绕组大的问题,减少整体电机的用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2、本定子冲片制成的电机中在瞬时停转的情况下定位精准,主要在于在设计时在定子冲片时在定子冲片内腔的每个齿上增加两个辅助槽;该辅助槽经过magnefore有限元软件的计算,采用的辅助槽后比采用辅助槽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辅助槽后能削弱齿槽脉动的65.30%,同时对辅助槽中矩形槽、三角槽、半圆槽三种方案的槽深、槽宽进行有限元分析,其中矩形槽它能削弱齿槽脉动最强;而采用三角型辅助槽能削弱齿槽脉动最弱 ,半园槽介于两者之间;辅助槽的槽口宽度最大为定子冲片的槽口的宽度,辅助槽口的深度为1mm时削弱齿槽脉动的效果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没有辅助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图3是辅助槽为矩形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图4是辅助槽为半圆形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图5是辅助槽为三角形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图6是矩形辅助槽宽度为1.5mm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图7是矩形辅助槽宽度为2.5mm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图8是矩形辅助槽宽度为2mm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曲线图。
其中:1、定子齿,2、定子槽,3、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的定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在冲片本体上设置有由定子槽间隔开的定子齿,在本实施例中,定子齿为六个,在定子齿的齿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槽,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槽的数量为两个,辅助槽为矩形槽、三角槽半圆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槽,当采用矩形槽时,槽的宽度可选1.5~2.5mm,深度可选0.5mm~1.5mm。当宽度为2mm,深度为1mm时,脉动最小,定位最可靠。具体参见图2-8,没有辅助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0.043Nm;辅助槽为矩形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0.0140Nm;辅助槽为半圆形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0.0144Nm;辅助槽为三角形槽时电机齿槽脉动转矩:0.0189Nm;削弱比例为:1、矩形槽:67.44%;半圆槽:66.51%;三角形槽:56.05%。故辅助槽为矩形槽时最好。
采用本一种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定子冲片,它具有数控绕线机的绕线标准的齿槽,减少了单台电机的用铜量,降低了单台电机的生产成本;同时具有脉动小,定位可靠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自由度可调式力学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