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脐带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3350.5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02;H01B1/02;H01B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脐带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和控制复合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脐带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不断深入和工程技术越来越先进,近海和深水开发、石油勘探和开采、太空探索等领域蓬勃发展,这些新型领域的出现,需要特种用途的脐带电缆为其装备作连接线。脐带电缆就是常把动力、数据、检测等传输电线设计成一体。由于脐带电缆的使用领域的环境往往非常恶劣、苛刻,同时对使用的电缆还有体积尽可能小、重量尽可能轻、强度尽可能高、柔软性尽可能好、功能尽可能强大等性能指标要求,普通类电缆无法得到这些要求。但已有技术中并没有专为适应这一要求的脐带电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柔软性好、功能强大集动力、信号、测控传输为一体的脐带电缆,专门为适应恶劣、苛刻使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脐带电缆的结构特点是动力线芯导体、地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分别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动力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导体上各自挤包由乙丙橡皮混合料形成的绝缘层以分别构成动力绝缘线芯和地绝缘线芯;在控制线芯导体上挤包以聚全氟乙丙烯F46形成的绝缘层构成控制绝缘线芯;以在三根动力绝缘线芯与三根地绝缘线芯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是通过双层重叠绕包形成的包带层、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挤包形成的外护套层,在总屏蔽层与外护套层之间沿圆周均匀设置各控制绝缘线芯,在各相邻的控制绝缘线芯之间排布有填充绳。
本实用新型脐带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主线芯导体、地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均为第5类或第6类镀锡铜导体。
所述地线芯导体截面面积不小于动力线芯导体截面面积的六分之一。
所述三根动力绝缘线芯和三根地绝缘线芯对称、且间隔排列构成缆芯。
所述总屏蔽层采用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所述填充绳与控制绝缘线芯外径一致。
所述外护套层采用氯化聚乙烯、氯丁橡皮或氯磺化聚乙烯料挤包形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柔性,便于灵活、频繁移动,镀锡铜丝可有效防止导体在运用过程中被氧化引起电阻的增大,引起接触浪或发热而导致火灾发生;
2、本实用新型电缆地线芯导体面积不低于主线芯六分之一,总面积不低于主截面一半,增加了电缆回路载流量,确保电缆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三根主线芯和三根地线芯对称间隔排列,提高了电磁兼容性,比四芯电缆更好的电性能;
4、本实用新型总屏蔽层采用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提高了电缆的弯曲、柔软性能,另一方面防止动力线与控制线之间电磁相互干扰;
5、本实用新型填充绳与控制绝缘线芯外径一致,使电缆结构更稳定;
6、本实用新型外护套层采用氯化聚乙烯、或氯丁橡皮、氯磺化聚乙烯等材料挤包形成,其类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满足恶劣的环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a动力线芯导体;1b地线芯导体;1c控制芯导体;2a动力绝缘线芯;2b地绝缘线芯;2c控制绝缘线芯;3包带层;4内护套层;5总屏蔽层;6填充绳;7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动力线芯导体1a、地线芯导体1b和控制线芯导体1c分别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动力线芯导体1a和地线芯导体1b上挤包乙丙橡皮混合料形成绝缘层分别构成动力绝缘线芯2a和地绝缘线芯2b;在控制线芯导体上挤包聚全氟乙丙烯F46形成绝缘层构成控制绝缘线芯2c。在三根动力绝缘线芯2a与三根地绝缘线芯2b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是通过双层重叠绕包形成的包带层3、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4、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5、挤包形成的外护套层7,在总屏蔽层5与外护套层7之间沿圆周均匀设置各控制绝缘线芯2c,在各相邻的控制绝缘线芯2c之间排布有填充绳6。具体实施中,主线芯导体1a、地线芯导体1b和控制线芯导体1c均为第6类镀锡铜导体。
具体实施中,地线芯导体1b截面面积不小于动力线芯导体1a截面面积的六分之一;三根动力绝缘线芯2a和三根地绝缘线芯2b对称间隔排列构成缆芯;总屏蔽层5采用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填充绳6与控制绝缘线芯2c外径一致;外护套层7采用氯磺化聚乙烯料挤包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3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