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3449.5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10 | 分类号: | B63B2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7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链引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工作船的导链装置。
背景技术
6500HP多用途工作船是一型为海洋工程配套的辅助船舶,其主甲板舯部位置设置了1台大型液压拖曳绞车,高低布置双卷筒,其中下卷筒两端各带1只锚链轮,左锚链轮适配链径为的锚链,右锚链轮适配链径为的锚链。该绞车是为了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浮吊进行起、抛锚作业的。见图1,在液压拖曳绞车锚链轮的带动下,(上述海工设施的)锚链从船艉部通过尾滚筒的滚动和鲨鱼钳的约束上到主甲板面,经钢板滑道和木甲板载货区后,首先通过液压拖曳绞车两旁的铸钢锚链管,进入到主甲板下的中锚链舱,并且在中锚链舱装满锚链的情况下,还要通过借助拖曳绞车锚链轮、艉绞盘及挡货栏杆上的移货导向滑轮等装置的相互配合,将锚链牵引到主甲板后部载货区上按序排列。液压拖曳绞车位于船舯位置,锚链的拖曳距离有30多米长,而且重量大,采用常规的导链已不能保证锚链的有序并顺利起、抛,因此需要一种相应的导链装置来满足上述拖曳距离长、重量大的工况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多用途工作船上安装使用的导链装置,使得长距离牵引的锚链顺利通过液压拖曳绞车锚链轮的引导完成锚链的有序起、抛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链装置,包括有艉滚筒、鲨鱼钳、液压拖曳绞车、锚链管,所述液压拖曳绞车上装有锚链轮;它还包括固定导链槽和安装于甲板面上的限位座、限位箱;所述限位座上开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箱上开有可供锚链通过的通道孔;所述通道孔离甲板的高度大于限位孔离甲板的高度;所述固定导链槽通过支座安装在限位箱的正上方,其一端与锚链轮锚链导出位置相对,另一端位于锚链管端口上方;所述限位箱、限位座与锚链轮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做以下改进:
所述限位孔内侧安装有防磨加强板。
所述限位座的限位孔截面为菱形。
所述限位箱的通道孔内装有导向轮。
所述导向轮为花型轮。
还包括有可拆导链槽,所述可拆导链槽通过基座安装在主甲板上,其一端与固定导链槽相接,另一端落在主甲板上。
所述固定导链槽和可拆导链槽的截面均为V形。
所述可拆导链槽与固定导链槽相接处的顶部安装有卡罩。
所述卡罩具有倒V形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完善了作业的系统化流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使起、抛锚作业过程更加顺畅;
2、此导链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
3、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人机良好协作的情况下,收、放锚链的速度可与船上配套的液压拖曳绞车锚链轮的转速一致,如本公司建造的6500HP多用途工作船上锚链轮公称转速为5m/min,即每分钟可引导Φ84mm链径锚链772.65kg。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6500HP多用途工作船锚链轨迹示意图;
图2是导链装置三维示意图;
图3是导链装置二维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视图;
图5是图3的B-B视图;
其中:1-锚链;2-液压拖曳绞车;3-锚链轮;4-锚链管;
5-限位箱;6-限位座;7-固定导链槽;8-可拆导链槽;9-基座;10-卡罩;11-防磨加强板;12-导向轮;13-艉滚筒;14-鲨鱼钳;15-艉绞盘;16-主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锚链1经过船艉的艉滚筒13和鲨鱼钳14经过木甲板区域到达主甲板船舯位置的液压拖曳绞车2,经液压拖曳绞车2上的左右锚链轮3将锚链1引导到其两旁的锚链管4进入锚链舱,此为起锚作业流程,反之为抛锚作业。
若锚链1从锚链轮3上端进链,在锚链轮3高度及锚链1重量的影响下,会产生较大摆动,很难控制且极不安全,所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进链方式,锚链1从锚链轮3的下端进链,从上端出来后转向并可利用锚链1自重进行引导。在锚链1抬离甲板面位置安装限位箱5,在距离限位箱5一定距离的甲板面上安装限位座6,限位箱5、限位座6与锚链轮3需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以保证锚链1顺利导入锚链轮3。在锚链轮3上端锚链1导出位置安装导链槽,导链槽与锚链轮3面有一定的夹角,以便将锚链1导入锚链管4,从而进入锚链舱。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3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裸眼式立体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