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与车载音响无线连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3908.X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2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车载 音响 无线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音响,尤其涉及一种通过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实现汽车音响与手机实现无线信号对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接听电话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大多数的时候,驾驶员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在驾驶的时候使用手机,通过手机的耳麦和麦克风进行接听电话,在车上接听电话的时候,如果佩戴耳机就不能听见外界的一些提示音,例如后面车辆的鸣笛声,于是,驾驶者就急切的需要一种可以在车上接听电话又不影响驾驶的装置,使得驾驶者可以及时与外界进行信息联络有不耽误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通过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与汽车音响信号连接使得手机上的语音信息可以在汽车音响上播放和输出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机与车载音响无线连接的装置,包括手机、设在手机内部的手机主控电路、车载音响及设置在车载音响内部的车载音响主控电路;所述的手机设有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所述的车载音响设有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与手机主控电路电连接,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与车载音响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车载音响还设置有麦克风,麦克风内设置有麦克风主控电路,所述麦克风主控电路与所述车载音响主控电路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手机上的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与车载音响上的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信号连接,将驾驶者在接听手机时接受和发送的语音信号通过车载音响的扩音器和麦克风进行听接和输出,这样,有紧急电话时,驾驶者既不需要佩戴耳机也不需要手拿电话即可与外界进行电话联络。这样就避免了驾驶者手拿手机时出现驾驶失误,也避免了带耳机而听不到其他外界的提示音,保障了驾驶者的准确驾驶,确保了驾驶者能平安驾驶。
说明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原理图。
图中:1、手机主控电路;2、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3、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4、车载音响主控电路;5、麦克风主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与车载音响无线连接的装置包括手机、设在手机内部的手机主控电路1、车载音响及设置在车载音响内部的车载音响主控电路4;所述的手机设有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2,所述的车载音响设有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3,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2与手机主控电路1电连接,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3与车载音响主控电路4电连接;所述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2与所述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3信号连接;所述车载音响还设置有麦克风,麦克风内设置有麦克风主控电路5,所述麦克风主控电路5与所述车载音响主控电路4信号连接。
在具体应用时,通过手机上的手机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2与车载音响上的车载音响WIFI信号接收发送装置3信号连接,将驾驶者在接听手机时接受和发送的语音信号通过车载音响的扩音器和麦克风进行听接和输出,这样,有紧急电话时,驾驶者既不需要佩戴耳机也不需要手拿电话即可与外界进行电话联络。这样就避免了驾驶者手拿手机时出现驾驶失误,也避免了带耳机而听不到其他外界的提示音,保障了驾驶者的准确驾驶,确保了驾驶者能平安驾驶。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指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3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
- 下一篇:光致发光薄膜、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