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能综合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199.7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于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天润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8 | 分类号: | F03B1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能 综合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能发电技术领域,涉及到水能发电水能的能量转换率及水能的能量利用率,特别涉及到一种提高水能发电转换率的水能综合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能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且有位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所含位势能转变为水轮机动能,再以水轮机为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既是水的位能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在产生电能时,水能转换为机械能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过程中水能有很大部分因各种损耗而得不到有效利用。在现有的其它水能发电技术中,不论其采用何种装置,发电过程大部分都是利用水的位势能转换为水轮机的动能,再转换为电能,都存在水能损耗大、能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能综合发电装置,该水能综合发电装置设置在拦河坝的附近,利用水的位势能转变为水轮机动能,再以水轮机为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同时将水的位势能转变为空气能,利用空气能转变为汽轮机的动能,再以汽轮机为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该系统大大提高了水能发电的综合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能综合发电装置包括密闭压力容器、密闭压力容器底部的水力发电部分和密闭压力容器顶部的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其中水力发电部分由位于容器底部中间的压力容器底部发电部分以及位于压力容器底部边缘的进水、排水发电部分组成。
压力容器底部水轮发电部分,包括压力容器底部水轮机和压力容器底部发电机。该压力容器底部边缘位置安装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进水管道将有位势能水引入压力容器内,排水管道将压力容器内水排出;进水管道、进水水轮机和进水发电机组成进水发电部分;排水管道、排水水轮机和排水发电机组成排水发电部分。
压力容器顶部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可以产生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直接收集使用,也可以与排气汽轮机、排气发电机、进气汽轮机、进气发电机连接,组成压缩空气发电部分,将空气能转化为电能。
运行时,首先关闭压力容器排水管道,关闭压力容器进气管及排气管,打开进水管道,将有位势能的水通过进水管道引入该压力容器内,并通过进水水轮机带动进水发电机工作发电;水进入压力容器时产生按一定方向流动的旋转水流,旋转水流通过压力容器底部水轮机带动压力容器底部发电机工作发电;同时,水在进入压力容器内时对压力容器内空气进行压缩,当压力容器内气压升高至设定压力值时,打开排气管,压力容器内高压空气排出,通过排气汽轮机带动排气发电机工作发电。当压力容器内水上升至最高水位时,关闭压力容器进水管道,关闭压力容器进气管及排气管,打开排水管道,压力容器内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并通过排水水轮机带动排水发电机工作发电;排水时压力容器内产生按相同方向流动的旋转水流,该水流通过压力容器底部水轮机带动压力容器底部发电机工作发电;同时,水在排出压力容器时对压力容器内空气进行负压缩,当设施内气压降低至设定压力值时,打开进气管路,外部空气进入压力容器内,通过进气汽轮机带动进气发电机工作发电。压力容器内水排空时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通过一套或多套以上系统可以将水的位势能转变为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提高了水的位势能转变为电能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不但将水的位势能转化为水轮机动能,同时也将水的位势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空气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水位线;2拦河坝;3压力容器;4进水管道;5进水阀门;6进水水轮机;7进水发电机;8压力容器底部水轮机;9压力容器底部发电机;10排水管道;11排水阀门;12排水水轮机;13排水发电机;14排气管;15排气阀门;16排气汽轮机;17排气发电机;18进气管;19进气阀门;20进气汽轮机;21进气发电机;22压力容器内旋转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天润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天润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压式管体等径对接头
- 下一篇:双燃料汽车喷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