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城市污水除盐的高抗污染复合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297.0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士宾;刘艳丽;谭渊清;宋新生;张耀武;陈百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1/08 | 分类号: | B01J41/08;C02F1/469;B32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城市 污水 污染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透材料,尤其是具有过滤盐分子功能的阴膜。
背景技术
在自然资源中,只有水是唯一无法替代的,而又唯一可以重复使用的。城市污水中只含有0.1%的污染物及盐类杂质,相比于海水3.5%的盐类杂质,所以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更具有经济意义,况且它就近易得,成为城市可靠的第二水源,更有保障,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自动频繁倒极电渗析机(EDR)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用于大规模给水除盐工艺的工业膜分离设备。它采用自动频繁倒极技术,实现在工作中进行自身清洗,防止结垢和污堵,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城市污水中的含盐量约为城市供水的一倍,也就是说EDR的除盐率只要达到50%即可,这对于EDR来说是很容易完成的事。而反渗透由于除盐率太高,因而能耗高、投资大,在这里并不适用。
EDR应用于城市污水的除盐,最常遇到的问题是阴膜(阴离子交换膜)的污染,从而导致膜的性能下降、膜的使用寿命缩短、再生水水质下降的问题,它关系到EDR能否在再生水中长期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阴离子交换膜的改进,该膜应具有不易污染、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城市污水除盐的高抗污染复合阴膜,包括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复合一层阳离子树脂层,该阳离子树脂层的厚度为5-15微米。
所述阴膜的厚度为1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阴膜的一个表面复合了一层阳离子树脂层,该树脂层正好对城市污水中的胶体粒子具有排斥作用,因而成功地阻止了污物胶体接近阴膜,保证了阴膜的使用性能,延长了阴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垂直于阴膜表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城市污水经过了多种技术的处理后,只剩下很少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大部分是以胶体粒子的形态存在。由于胶体颗粒的表面上,往往带有负电荷,在EDR中,受阴膜表面所携带的正电荷的吸引,胶体粒子吸附到阴膜表面并积累起来,妨碍了EDR除盐过程的进行。此时只能将EDR拆开来清洗。
造成阴膜污染的原因是:普通阴膜的膜表面和膜体的孔道内均含有带正电荷的活性基团;使用过程中,由于进行除盐处理的再生水中的胶体表面往往带有负电荷,容易粘附、积累在阴膜表面,造成阴膜污染影响除盐功能。要想在再生水中应用,必须提高阴膜的抗污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阴膜1的至少一个表面复合一层阳离子树脂层2(附图所示的是单面复合的示意图;双面复合示意图予以省略),目的是阻止胶体靠近阴膜,以提高阴膜的抗污能力。该阳离子树脂层的厚度一般为5-15微米(推荐为10微米);利用这层阳膜的排斥作用,能够有效地阻止污物胶体接近阴膜。
这层阳膜对于盐类阴离子透过阴膜,也会产生阻力,所以阳膜厚度采用微米级,以降低其对于除盐过程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盐类离子的半径远远小于胶体粒子,所以淌度(在单位电场强度下,某种离子i在一定温度和一定介质中移动的速率)要大于胶体粒子,从而在穿过这层极薄的阳膜的所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将操作电压略为提高,除盐过程就可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方法是:阳离子树脂先经过胶体磨或者均质机,磨成粒度为2 - 3μm的料浆并加入粘结剂拌匀,然后用涂布机将料浆均匀涂布在等待热压的阴膜上,再经过预热,待料浆干燥后,进入热压机经热压后就得到了复合阴膜;膜中所含的粘结剂也就是复合时的粘结剂。
所述阴膜以及阳离子树脂均可直接外购获得。
由于EDR要频繁倒极,所以必须使用双面复合的高抗污染的阴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污染的阴膜,再结合频繁倒极操作方式,用于城市污水除盐的EDR就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