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台球码球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719.4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3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来旺 |
主分类号: | A63D15/00 | 分类号: | A6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球 码球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在台球桌台表面码放台球的台球码球架。
背景技术
台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按照规则,除九球和花式台球之外,其它诸斯诺克、十八彩等形式的台球在码球时一般要码成三角形,台球码球架就是用于在开赛前将所有的目标球(如斯诺克中的红球)排列成标准的正三角形的辅助工具。
现有台球码放架为简单的三角形框架,每局比赛结束后,都需要人工将落袋的球掏出,放于桌台表面,然后在台球码放架中码成三角形,再推到预定位置,这种台球码放架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这种码球架需要先放在球台上,然后在其中码放台球,其码球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对于营业的台球厅来讲,需配备较多的服务人员。
其次,这种码球方式在将球推到预定位置过程中,码球框架和台球与桌面之间会产生摩擦,久而久之会损伤台尼,影响桌台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在码球过程中提高码球效率、减小对台尼的损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球码球架。该码球架在码球过程中能提高码球效率,并减小对台尼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球码球架,包括三角形码球框架,所述码球框架上设有闭合或敞开其底部的活动底板;所述码球框架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插缝和第二插缝;所述活动底板包 括对合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插缝和第二插缝中,并分别枢接于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角部位,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枢轴外侧的边缘上均设有开合手柄。
优选地,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设有压条,所述压条的外侧设有与其相垂直的压柄,所述压柄从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向内穿入并连接于所述压条,并且与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内侧设有容纳所述压条的嵌槽。
优选地,所述压柄与压条通过螺纹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柄呈“T”形。
优选地,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插缝和第二插缝位于同一平面的底板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对合的直角处具有倾斜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码球框架上平面的外边沿宽度从中间向后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缝和第二插缝的外侧具有加宽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优选地,所述开合手柄在截面上呈直角部位圆滑过渡的“L”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球码球架由于设有可以开闭的活动底板,台球可以直接码放在码球架的活动底板上,或者将其放置在台球桌台下面的台球收集处,进入球袋的台球直接滚到码球架内实现自动码球,码球方便、效率更高,从而可大幅减少服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台球厅的运营成本,而且码球架可以直接放在球台的预定位置,开启活动底板即可将台球码放在球台上,减少了对台尼的磨损,有助于增加球台的使用寿命。
此外,活动底板采用枢接且对合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两底板在开合过程中始终连接在码球框架上,并可通过开合手柄实现活动底板的开合,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开合阻力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设有压条,所述压条的外侧设有与其相垂直的压柄,所述压柄从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向内穿入并连接于所述压条,并且与所述码球框架的底边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如此,可以在 码球后,通过按压压柄对球进行压紧,无需再采用其它方式压紧,使得码球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台球码球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中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2为图1所示台球码球架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处于对合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压柄与压条采用另一种连接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向视图;
图6为第二底板直角处的局部视图;
图7为开合手柄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1的C-C视图。
图1至图8中:
1.码球框架 2-1.第一底板 2-2.第二底板 3.开合手柄 4.压条5.压柄 6.复位弹簧 7.嵌槽 8.底板卡槽 9.螺纹柱 10.沉头螺钉11.上边缘 12.下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来旺,未经李来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