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轮座体铆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833.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廖万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万来 |
主分类号: | F16H55/50 | 分类号: | F16H5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铆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滑轮座体铆接结构,特指滑轮基座体的滑轮面板与滑轮基座组合铆接,不会在面板的上表面呈现铆接痕迹,并可促进产生效率及两者的铆合效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轮装置,运用在各行业中已行的多年,因其具有结构精简、操作容易、使用寿命长及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截至目前为止仍然为各行业使用者所青睐。
滑轮装置具有各种型式,其中ㄇ型滑轮主要被运用在铝门窗、拉门及各式沿固定轨道移动的物件上,该ㄇ型滑轮的结构,主要是由设有滑轮(12)的滑轮基座(1)与滑轮面板(20)相组合并由铆钉或螺钉组合而成。
早期ㄇ型滑轮的滑轮基座(1)与滑轮面板(20)组合方式,是于滑轮基座(1)与滑轮面板(20)两侧相对应处设有穿孔,并经铆钉冲压或螺钉螺固结合两者,但该方式将会在滑轮面板(20)上留下无法去除的铆钉头或螺钉头痕迹,为解决该残留不雅外观缺失,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前提出了良好的改善方案,并分别申请并获颁中国台湾第180908号及美国第6,478,286号专利在案。
为达上述无铆接或螺合痕迹的ㄇ型滑轮,主要手段是于滑轮面板(20)底面上两侧热锻有向下延伸的铆钉(30),凭借铆钉(30)穿经滑轮基座(10)对应的穿孔再以冲压方式冲压铆钉将滑轮面板(20)与滑轮基座(10)铆接结合,但于生产时发现,该滑轮面板(20)底面上两侧延伸的铆钉(30)是由热锻(Hot Forging)方式达成,其热锻完成时因为滑轮面板(20)成品须由模具中取出。
承上,操作实务上,滑轮面板(20)由模具中取出时,可能使两枚铆钉(3)产生变形,其变形情况主要是由滑轮面板(20)延伸的两枚铆钉(30)的中心距离会产生公差,因此于滑轮面板(20)与滑轮基座(10)初步组合,欲将铆钉(30)套入穿孔时,无法准确套入而产生组合上的困难,假若将铆钉(30)末端加工成尖锥状,也许可解决该问题,但实体上不宜将铆钉(30)末端制作倒角或尖锥状,因其将导致铆钉(30)进行铆压时,铆钉(30)末端膨胀不足而减低或丧失铆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滑轮座体铆接结构,特指运用特别结构使滑轮基座体的滑轮面板与滑轮基座铆接时,除了不会在面板的上表面呈现铆接或螺合痕迹,并可促进产生效率及两者的铆合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轮座体铆接结构,主要包含一滑轮基座(10)、一滑轮面板(20)及一组垫圈(40);
该活接有滑轮(12)的滑轮基座(10),其朝上面两侧上设有对称的椭圆穿孔(14);
该滑轮面板(20)对应于滑轮(12)处设有长条穿槽(22),滑轮面板(20)底面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向下延伸的对应铆钉(30),其中铆钉(30)与滑轮面板(20)衔接处的基部形成圆环形的凹陷部(32),以供铆钉(30)受冲压变形时其部份材质可充填入凹部(32)中;
上述滑轮面板(20)的铆钉(30),穿经滑轮基座(10)对应的椭圆穿孔(14)后,于铆钉(30)末端分别套入该组垫圈(40),并再经冲压而变形连结于椭圆穿孔(14)的孔缘上,使滑轮面板(20)与滑轮基座(10)组合并铆合固定。
所述滑轮座体铆接结构,其中,该组垫圈(40)采用比滑轮面板(20)较硬材质制成,使铆钉(30)末端直接冲压变形在材质较硬的垫圈(40)上,据以增进铆合效果。
所述滑轮座体铆接结构,其中,椭圆穿孔(14)的长边在左、右方向上,短边在前、后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轮座体铆接结构,其技艺主要是将其底面上两侧热锻有铆钉的滑轮面板及其两侧设有对应铆钉穿孔的滑轮基座,以特定手段将两者顺利结合并保持优美外观及良好的铆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将滑轮基座的穿孔设计成椭圆穿孔以增进滑轮面板的铆钉穿入,并于铆钉冲压时套入垫圈,使滑轮面板(2)的铆钉(30)纵使有些许因变形产生的公差也可顺利伸入滑轮基座(10)的穿孔(14),使滑轮面板(2)与滑轮基座(10)能顺利组合冲压,其除了面板表面不会出现铆钉痕迹外,并可促进产生效率及两者的铆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轮面板与滑轮基座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轮面板与滑轮基座分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轮面板与滑轮基座铆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轮基座前视及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万来,未经廖万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保险波纹管直流截止阀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减震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