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零部件的包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985.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2 | 分类号: | B32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零部件 胶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的包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达成绝缘、耐磨、美观等目的,通常运用包胶技术在机械零部件的表面设置包胶层,已知常用的包胶方式,主要包括:以橡胶漆直接喷附于欲包胶的素材表面或利用黏性胶材将包胶材料贴附于欲包胶的素材表面上,此外还包括在包胶材料上设置至少一个细长形凸起,在欲包胶的素材表面上设置与前述凸起相对应的沟槽,
通过将细长形凸起嵌装在素材的表面上的沟槽内实现包胶材料在素材表面的附着。然而,利用上述方式所形成的包胶层,易因热胀冷缩或沿细长形凸起的长度方向受力等因素而造成附着力不足进而产生脱落现象。此外,采用上述方式所形成的包胶层无法覆盖硬塑料类素材本身具有的结合线,进而有碍使用者的视觉美观,同时由于该结合线通常较粗糙,因此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较美观,结合紧密,不易脱落的机械零部件的包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零部件的包胶结构,所述零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包胶层,所述包胶层的面积能够使其以环抱的方式附着在所述零部件的表面上。
所述包胶层的面积至少为所述零部件的表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所述包胶层的纵截面呈燕尾形,包括横边以及与所述横边一体成型的两个竖边,所述两个竖边的自由端内翻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零部件的包胶结构的包胶层的面积能够使其以环抱的方式附着在零部件的表面上,该种环抱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克服包胶层在受到横向或者纵向的外力时还能够提供稳定的附着力,所以结合紧密,不易脱落,此外,由于包胶层以环抱的方式附着在机械零部件上因此能够有效的覆盖械零部件表面上的结合线,所以使得机械零部件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包胶层的纵剖视图。
图中:机械零部件10,包胶层12,横边14,竖边16,夹紧边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机械零部件的包胶结构,图1中所示的机械零部件为汽车遮物帘上使用的边管塞,该边管塞的表面上设置有包胶层12,包胶层12从边管塞的上表面一直延伸至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上,该包胶层12的面积能够使其以环抱的方式附着在边管塞的表面上,优选包胶层12的面积占机械零部件表面面积的至少二分之一,参见图2所示,包胶层12的纵截面呈燕尾形,包括横边14以及与横边14连接成一体的两个竖边16,该两个竖边16的自由端内翻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边18,此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包胶层12以环抱的方式附着在机械零部件上,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包胶层12易因热胀冷缩或外力等因素而脱落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包覆边管塞表面的结合线,因此更加美观,另外,除图1所示边管塞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包胶结构外拉把机构、挂钩机构、支撑机构、封盖机构、外管机构以及固定机构等具有相对面的任何需要包胶的机械零部件均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包胶结构。
综上所示,本实用新型较美观,同时还结合紧密,不易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