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侧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5216.9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林;付强熙;王青松;邓志华;竺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6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汽车用侧门锁,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侧门锁外开手柄与门把手多采用拉杆方式连接,然而这种拉杆连接方式的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拉杆直接穿过门锁外开手柄上的包塑孔动作不灵活;二、若汽车车门内门板与外门板进行装配时精度不高,就会使门锁和外把手间相对位置不对,从而使外开推杆与门锁外开手柄间产生挤压或产生过大间隙,从而导致外把手开门时,门锁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工作性能良好的汽车用侧门锁。
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侧门锁,包括外开手柄和外开推杆,所述外开推杆通过一个可调节的卡扣安装在外开手柄上;所述卡扣的一端沿周边设有径向朝外的弹性爪,弹性爪嵌入所述外开手柄的孔中;卡扣另一端的中间部位凹陷,外圆周处设有多个深度不等、沿径向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弹性爪上下对应。
当门把手通过外开推杆推外开手柄时,因外开推杆通过一个可调节的卡扣安装在外开手柄上,且卡扣上设有弹性爪,卡扣在进行门锁和外把手的装配时,可进行旋转,通过卡扣上不同深度的凹槽调节门锁外开手柄与外开推杆之间不同的间隙,达到开启车门的目的,减少因汽车车门内门板与外门板间装配误差导致的门锁和外把手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从而减少了门锁功能失效的概率。
所述外开手柄的孔为方形孔,卡扣的一端沿周边设有四个径向朝外的弹性爪,每个弹性爪与方形孔的一内侧壁紧配合,所述卡扣另一端的凹槽为四个。方形孔与四个弹性爪的配合可使外开推杆每旋转一次转动九十度的角度,从而通过四个深度不同的凹槽可实现四种高度的调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用侧门锁的外开推杆可灵活地自由活动,卡扣可调节外开推杆与门锁外开手柄之间的不同间隙。减少了因汽车车门内门板与外门板间装配误差导致的门锁和外把手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从而减少了门锁功能失效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开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卡扣3的下端沿周边设有四个径向朝外的弹性爪4,其中,弹性爪4与卡扣3为一体,并嵌入外开手柄1上的方形孔中,每个弹性爪4与方形孔的一内侧壁紧配合,卡扣3的上端中部凹陷,凹陷面的截面为弧形,凹陷中间开有十字形孔,外开推杆2穿过卡扣3的十字形孔,固定在外开手柄1上。
卡扣3的上端外圆周边缘处设有四个深度不同的径向凹槽,凹槽沿径向相对的两端开口,每个凹槽的下面对应一个弹性爪4。
下面根据图1-3介绍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方式:根据门锁的外开手柄1与外开推杆2之间的间隙大小,旋转外开推杆2,外开推杆2带动其上的卡扣3转动,使卡扣上的凹槽恰好能填充门锁的外开手柄1与外开推杆2之间的间隙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未经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光学器件、信息输入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存储装置和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