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专用可伸缩挡矸网的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5267.1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0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蒋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飞鸿 |
主分类号: | E21D23/03 | 分类号: | E21D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沈耀冲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专用 伸缩 挡矸网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专用可伸缩挡矸网的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综采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可靠而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的顶板,隔离采空区,防止矸石进入回采工作面和推进输送机。它与采煤机配套使用,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解决机械化采煤工作中顶板管理落后于采煤工作的矛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采煤和运输设备的效能,减轻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液压支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顶杆,液压顶杆的外柱面与液压缸的内表面之间为精密配合,但是由于液压支架的工作环境恶劣,伸出后的液压顶表面杆经常会被飞溅的矸石碎粒冲击,久而久之,将会破坏液压顶杆的外柱面,进而影响液压支架的功能、质量及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专用可伸缩挡矸网的液压支架,通过挡矸网的保护,以提高液压支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带有专用可伸缩挡矸网的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和挡矸网,在液压支架立柱的外围局部或整体包围设置有挡矸网,其中,挡矸网包括罩壳、卷轴、高碳卷弹簧和钢丝绳网,卷轴和高碳卷弹簧均设置在罩壳内,卷轴上设置有控制其转动后复位的高碳卷弹簧,卷轴上卷绕有钢丝绳网,罩壳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钢丝绳网伸出的出口。
进一步,所述罩壳为圆筒形结构,其两端设置有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卷轴的两端安装在左支座和右支座上。
进一步,所述卷轴为滚轮卷轴。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网采用直径为2mm的不锈钢钢丝绳编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上均设置有用于吊装在液压支架上部的吊钩。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网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横杆,该连接横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液压支架本体的底座相连接的挂钩。
进一步,所述连接横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出口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可以有效的防护煤石的飞溅,起到对井下工作人员及支架立柱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矸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挡矸网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挡矸网遮挡液压支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有专用可伸缩挡矸网的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1和挡矸网2,在液压支架立柱13的外围局部或整体包围设置有挡矸网2,其中,挡矸网2包括罩壳3、卷轴4、高碳卷弹簧5和钢丝绳网6,其中,罩壳3为圆筒形结构,卷轴4为滚轮卷轴,卷轴4和高碳卷弹簧5均设置在罩壳3内,罩壳3两端设置有左支座7和右支座8,卷轴4的两端安装在左支座7和右支座8上。卷轴4的两端上设置有高碳卷弹簧5,高碳卷弹簧5为预紧弹簧,当卷轴4转动时,高碳卷弹簧5将逐渐涨开,并且其预紧力将逐渐加大。
卷轴4上卷绕有钢丝绳网6,罩壳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钢丝绳网6伸出的出口7,将钢丝绳网6从出口12拉出时,卷轴4将转动,从而高碳卷弹簧5将逐渐涨开,此时松开钢丝绳网6的外端,在高碳卷弹簧5的恢复弹力下,卷轴4将复位转动,从而将伸出的钢丝绳网6重新卷绕到卷轴4上。钢丝绳网6采用直径为2mm的不锈钢钢丝绳编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飞鸿,未经蒋飞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多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丙烯新型外给电子体聚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