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5433.8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布 钢板 混凝土 剪力 墙连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由墙水平筋1、墙纵筋2、浇筑的混凝土3组成;连梁由梁纵筋4、梁箍筋5、浇筑的混凝土6组成,详见图1~图3。连梁是剪力墙体之间的连接传力枢纽,是结构的关键部位也是薄弱部位,因为连梁跨高比一般较小,所以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的延性较差,这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利,近年来,由于钢与混凝土组合连梁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之中。
在我国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中,还没有关于钢与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连梁的具体规定,目前在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工字型钢混凝土连梁,其是一种在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中置入了工字型钢形成的组合梁,工字型钢由翼缘7、腹板8和在其上焊接的栓钉9组成,见图4~图6。
型钢混凝土连梁,由于型钢的加入提高了的承载能力和延性;而型钢因外部混凝土的包裹,解决了钢材的稳定及耐火性能差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工程设计中,当普通连梁承载力或延性不足时,通常采用工字型钢混凝土连梁形式,但工字型钢的翼缘又会给剪力墙边缘约束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布置带来不便,造成施工困难,见图5、图6。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采用的钢板属于平面构件,免去钢板锚固端墙内竖向钢筋需要绕过钢梁翼缘的麻烦,方便了施工;可分别用于较大或较小截面的混凝土连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由连梁纵筋、连梁箍筋、连梁混凝土、钢板、栓钉组成,所述的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为内置满布栓钉钢板混凝土连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节点作为节点构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在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连梁中,加入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的满布焊接栓钉的钢板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 由于采用的钢板属于平面构件,免去钢板锚固端剪力墙内竖向钢筋需要绕过工字钢梁翼缘的麻烦,方便了施工;
2.减少了型钢试件制作难度,便于工厂加工;
3.由于钢板厚度与高度可以变化,可适用于较大或较小截面的混凝土连梁;
4.与工字型钢混凝土连梁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节省钢材。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的普通混凝土连梁形式;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目前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的工字型钢混凝土连梁形式;
图5为图4中C-C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D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形式;
图8为图7中E-E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7中F-F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剪力墙是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由墙水平筋1、墙纵筋2、浇筑的混凝土3组成;连梁由梁纵筋4、梁箍筋5、浇筑的混凝土6组成,工字型钢由翼缘7、腹板8和在其上焊接的栓钉9组成,满布栓钉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是型钢混凝土连梁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与工字型钢混凝土连梁的区别在于用钢板10代替了工字型钢。本发明采用的钢板属于平面构件,免去钢板锚固端墙内竖向钢筋需要绕过钢梁翼缘的麻烦,方便了施工;由于外部混凝土的包裹,有效地解决了钢板的平面内外失稳与防火问题;满布于钢板的栓钉能够保证钢板的锚固与稳定,保证其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由于钢板厚度与高度可以变化,可分别用于较大或较小截面的混凝土连梁;通过调整钢板的高度、厚度、高厚比、埋入长度等即可满足不同的结构设计要求。经过合理设计的该种剪力墙连梁可以达到很高的承载力和延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见图7~图9。本实用新型由连梁纵筋4、连梁箍筋5、连梁混凝土6、钢板10、栓钉9组成,应用时,连梁的截面尺寸、钢板大小、锚固长度及栓钉数量、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实际受力情况确定,如图7~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混凝土、纵筋、箍筋、钢构件、栓钉及节点连接设计、加工和施工的要求均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等规范、规程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险元件的架空式输送装置
- 下一篇:电驱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