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大理石用的退火窑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5463.9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枫玉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3/00 | 分类号: | F27B13/00;F27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31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大理石 退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大理石用的退火窑。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绝大多数连续窑炉为直线型,并以窑车、辊道、辊棒等作为物料的运载工具。长期以来,它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运载工具笨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容易烧坏,用窑车作为运载工具,由于窑车要在高温下工作。因此,要砌上大量的耐火材料,这些耐火材料在工作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出窑时这部分热能全部冷却、浪费,对节能非常不利。辊道、辊棒,作为运载工具,由于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受到材料耐高温性能、尺寸、材料的影响,辊道、辊棒不能承载较重的物料,因此,限制了用辊道、辊棒作为运载工具的窑炉的应用范围。另外,目前间歇式锻烧窑炉和黑色金属退火均采用间歇式退火工艺和窑炉,能耗较大,单位时间的产能较低,物料装载,物料出炉,消耗大量时间,因物料装载,物料出炉不能与物料退火同时进行,因此在单台窑炉操作时能耗大,单位时间产能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大理石用的退火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产大理石用的退火窑,包括窑体、供燃气管道、燃烧器、助燃风机以及助燃风管,窑体内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窑体主要由圆环型窑底以及活动设置在窑底两侧的圆环型窑墙构成,该圆环型窑墙的底部装有滚轮和轨道,圆环型窑墙的圆心位置连接固定有中心轴承,供燃气管道垂直穿过中心轴承并与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圆环型窑墙与窑底之间留有间隔,窑底固定于圆环型窑墙的环型空腔内。
所述圆环型窑墙与中心轴承之间设有主要由多条连接杆构成的支架,助燃风机以及助燃风管设置在该支架上。
所述设置在中心轴承上的供燃气管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固定管道以及与燃烧器连通的活动管道,固定管道与活动管道相互连通,两管道的连接位置上还设置有水封结构。
所述圆环型窑墙的环型空腔内的窑底分布有若干个钟罩总成,该钟罩总成主要由钟罩外壳、送气管以及设置在钟罩底部的载物台构成,载物台的外缘设有环型凹槽,钟罩外壳固定在该环型凹槽上。
所述圆环型窑墙窑底的下方设有烟道,载物台上设有与该烟道连通的烟气孔,烟气孔上设有闸门,该闸门采用耐热纤维板。
所述若干个钟罩总成的两侧圆环型窑墙上均设有燃烧器与其对应,该燃烧器采用喷枪。
所述窑体主要由加热部分和冷却开装部分构成,加热部分包括预热带以及加热带;冷却开装部分包括缓冷带、直冷带、急冷带以及开装带。
所述圆环型窑墙急冷带上沿圆环型窑墙两侧分布有若干个吹风扇,开装带以及直冷带的窑墙主体为金属板。
所述开装带以及直冷带的圆环型窑墙的端部均设有闸门,该闸门上设有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型窑墙并用一中心轴承作为整个窑墙的固定圆心,以防止窑墙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物料放置在窑底载物台上,在退火过程始终保持固定不动,窑墙环绕中心作为圆周运动,用机械和电器控制窑墙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式,按照退火的工艺要求,实现对物料的退火,彻底解决传统辊道窑中物料在窑炉辊道上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便,维护费用低,节能效果显著,热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窑底载物台的外部设置钟罩总成,钟罩总成的两侧窑墙均设置燃烧器对钟罩进行加热,使放置在窑底载物台上的物料可以受热更加均匀,有效防止氧化;另外,载物台上设有烟气孔,烟气孔上设有闸门,需要排气时只需要将闸门打开,钟罩内部的气体便可以从载物台底部的咽道排出,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窑体 1-1、圆环型窑底 1-2、圆环型窑墙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枫玉石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枫玉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