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密封式螺旋卸灰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5627.8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杰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螺旋 卸灰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灰阀,尤其涉及一种自密封式螺旋卸灰阀,属于环保除尘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卸灰阀在环保、冶金、电力、水泥、非金属矿制粉、粮食、食品、化学等工业企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卸灰阀能对粉状物料或颗粒物料进行输送。在出灰口处一般安装星型卸灰阀或翻板阀来控制出灰,这两种阀都存在密封缺陷的问题,由于料仓内的负压,使得卸灰阀卸料室很容易出现扬尘。在物料较多并且有异物时还容易出现卡死,损坏设备,即使在出灰口上同时装上这两种阀也同样会出现漏气、卡死的现象,容易污染环境。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比输送筒内径略小的螺旋叶片,通过附着在输送筒内壁的灰尘来实现卸灰机密封的可靠性不佳,仍然会出现漏气和扬尘,而且还造成螺旋叶片的磨损加剧。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06271Y,公告日为:1995年8月3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密螺旋式卸灰机,是用于环保除尘器和粉尘料仓排灰排料的设备,它包括在卸灰口受料斗的下端装设螺旋输送机,输送管内装有传动轴,在螺旋输送机与电机之间有密封装置,传动轴穿过密封装置联接在电机轴上,在输送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后端盖,在后端盖上装有卸料的虾形管,虾形管的下端装有软管。但是这种结构的缺陷是:结构复杂,密封性能不佳,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漏气导致二次扬尘的现象,而且在输送颗粒物料时,颗粒物料很容易进入螺旋输送机和输送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出现卡死的现象,损坏设备,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卸灰阀在卸灰时外界空气容易进入输送筒中出现漏气现象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密闭性好,不容易出现漏气的自密封式螺旋卸灰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密封式螺旋卸灰阀,包括电机,减速机,叶片轴以及输送筒,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叶片轴相连接,叶片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叶片轴及螺旋叶片同轴安装在输送筒内,输送筒一端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输送筒的另一端设置有自密封装置,所述的自密封装置上设有出料口。
所述的自密封装置由筒体、活塞或密封球、弹簧构成,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封闭或设置有止挡体,所述筒体开口的一端与输送筒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在靠近封闭端或止挡体一端的筒体底部设置有卸灰窗,所述卸灰窗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活塞或密封球和弹簧安装在筒体内部,弹簧的一端顶在筒体封闭端或止挡体一端上,另一端顶在活塞或密封球上,或者弹簧的另一端顶在垫板上,垫板靠在密封球上。
所述筒体开口端至卸灰窗之间的筒体内壁上对应活塞密封球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径小于活塞密封球的直径。
所述弹簧的一端经调节机构与筒体封闭端或止挡体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螺杆、螺母和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筒体封闭端或设置止挡体一端的内部,弹簧的一端顶在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板的另一侧固定有螺杆,筒体封闭端或止挡体一端的中心开有螺杆孔,螺杆穿过螺杆孔伸出筒体的端面外,并与螺母相连接。
所述的筒体水平布置或者筒体的封闭端或设置止挡体一端向上倾斜布置,筒体内壁的最小直径大于或等于活塞或密封球的直径。
所述的自密封装置由筒体、挡圈和密封球构成,所述的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筒体的一端与输送筒的另一端相连接,筒体8的另一端向上倾斜,使筒体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在靠近输送筒一侧的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挡圈,挡圈上方一侧的筒体内放置有密封球,且在该段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卸灰窗,所述密封球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筒体内壁的最小直径,所述卸灰窗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挡圈上方一侧的筒体内对应密封球设置有接触体,所述的接触体平行与筒体的轴线均匀分布在该段筒体的内壁上。
所述挡圈的内径小于筒体内壁的最小直径。
所述密封球为空心球,其球体内部放置有配重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封装置后,物料从输送筒上端一侧的进料口进入,再通过自密封装置的卸灰窗从出料口输出,阀门的密封效果好,即便将输送筒内的物料卸尽,也不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输送筒中,不会出现漏气以及第二次扬尘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自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在输送筒一端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密封球或活塞,依靠自重或弹力进行自密封,无需动力,密封装置动作灵活,可靠,不会出现卡死或误动作现象,设备磨损极小,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杰,未经张元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